18岁的小刘来自山西,初中文化。刚到修理厂时,他的任务是洗车和擦车,所谓的学“手艺”也就是跟在师傅后面,递递螺丝、传传扳手,3个月后,他就自己趴到车底下干活儿了。这位身穿工作服、满身油污、稚气未脱的年轻人坦言,大毛病还是由师傅瞧,小毛病一般根据用户讲述的情况去试着寻找,总是能找出来的。 一直以来,维修人员的文化与技术素质不高是制约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瓶颈”。据悉,全国范围平均有70%至80%的修理工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日前,全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000万辆。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2000万辆汽车的维修任务由20多万户汽车维修企业来承担,从业人员共240万。而且,这240多万的从业人员中,70%左右的人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技工多为农民工,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据汽修行业的有关人士介绍,在我国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中,真正具备判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技术工人还不足20%,而日本达到了40%,美国则高达8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轿车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而且,这几年,电喷轿车正在逐渐增多。汽车专家认为,这从客观上要求汽车维修人员既要懂得机械原理,又要掌握电路原理。但我国庞大的维修行业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能做到机电一体的人员太少,多数只停留在更换零部件的“换件水平”。有关专家认为,汽修业“换件工”多、“修理工”少的现状使消费者受制于生产厂家,增大了维修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