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汽车查询
 分类查询
轿车 跑车 旅行车
概念车 客车 货车
媒体专区
中国汽车画报
广东卫视《车周刊》
汽车与驾驶维修
北京青年报
汽车之友
精品购物指南
车展速递
2003日内瓦车展
2003北美国际车展
2002汉城国际车展
2002东京国际车展
天津车展香车美女
2002北京国际车展
第23届曼谷汽车展
2001上海国际车展
2002日内瓦车展
台北车展香车美女
2001东京国际车展
2001悉尼国际车展
2001法兰克福车展
2001长春汽博会
图片欣赏
香车美女
品牌车廊
车展酷图
360°观车
豪华加长
精彩专题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3.15汽车维权专题
“新老三样”大比拼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家轿新星派力奥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分类广告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新闻 我来补充两句
有话就说:制定一部好的汽车产业政策真难
作者:[ 程远 ] 时间:[ 2003年05月28日08:14 ] 来源:[ 经济日报 ]

  汽车工业在中国,真是被另眼相看。

  1982年国家改革试点,成立六大全国性工业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全国汽车企业尽归麾下,但不久国家又决定将一汽、二汽、重汽实行计划单列。后来中汽公司第一个被撤消,成立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期间,国务院一度曾设立汽车振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酝酿起草《中国汽车振兴法》。然后又撤消中汽联,重组中汽总公司。1993年取消中汽总公司管理职能,成立汽车司并入机械部。1998年撤消机械部,组建国家机械局,3年后机械局成国家经贸委内设局,管理汽车的专业部门便被彻底取消。

  这里简单回顾汽车管理机构的变迁,就是想说明一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在探索一条弱化行政管理权力,强化企业自主权,也就是推进市场化的路子。但由于中国热爱汽车的部门太多,想管汽车的积极性都很高,所以这条路走得十分曲折。

  说起这些年中国汽车的发展成就,当然是很辉煌的,不仅数字明摆着,管理部门还有得意之处,就是制定过一部《汽车产业政策》,这可是中国唯一的一部产业政策。但是老百姓却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总是不满意,你一讲汽车的发展成绩就招骂,有时还很难听,搞得我们媒体挺为难的。

  我理解老百姓对汽车发展的不满,当然是“春秋责备贤者”了,主要是对我们保护过度,市场化进展太慢不满意。

  比如我们总结产业政策推动了汽车发展,使国产车满足了国内市场90%的需求。他就跟你较劲,说你这是过度保护,使合资企业的车价长期居高不下,让外国公司赚足了中国消费者的钱。

  我们说产业政策促进了汽车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他又反驳你高水平的产品都是反复引进来的,被外国公司牵着鼻子走,自立不起来。我们强行要求企业一次建设规模,脱离了市场发展阶段,造成企业长期陷入经营困境,差点跌入了“黑洞”。

  我们说产业政策使汽车生产的集中度大大提高,改变了汽车行业长期存在的“散乱差”。他就说你汽车《目录》上的企业一个也没少,那么多零产量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因为产品卖不出去,只好不生产,但它卖《目录》更赚钱。如果早点放开竞争,它们也许消失得更快。从轿车集中度来讲,过去是“三大三小两微”8个轿车定点企业,现在不仅一汽恢复了红旗,又合资了丰田,还上了马自达,上汽又加了上海通用,东风多了风神、悦达和柳汽风行,长安增加了福特,还出了南京菲亚特、北京现代、华晨的中华和宝马、安徽奇瑞、东南菱帅、浙江吉利等一批新的轿车企业。郑州日产的帕拉丁、金通开拓者、长丰的猎豹、江淮瑞风、江铃陆风等“比轿车还轿车”的SUV、MPV,再加上哈飞、昌河、长城、中兴等数不清的“准轿车”,集中度比过去是不是更散了?上海大众的市场份额由5年前的50%降到22%,虽然这样有悖汽车产业政策“集中”的指导思想,但市场竞争加剧,让老百姓得了实惠。

  我们说产业政策提出鼓励私人消费,轿车进入家庭,促进了汽车产业结构的变化,轿车比重超过汽车总量的三分之一,私人购车超过50%。他说你贪天之功,因为你没有提出任何实际措施,鼓励完全是一句空话。私人购车迅速增长,是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向好,富裕起来的人多了,私人购车不仅是自发的,而且还有很多麻烦。轿车比例的增加,也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的决策,许多还是违背了管理部门的意志,否则情况绝对到不了现在这个样子。

  对我们产业政策提出的各阶段产销目标,他们认为实际情况不是没有实现,就是大大提前,市场按照自身的规律在发展,根本不理我们计划目标的茬。产品认证应该是和国际接轨的大方向,但是产业政策提得极其空泛,推进十分缓慢,现在还在靠“目录”的兄弟“公告”办事。产业政策推广柴油汽车,但很多地方是说禁就禁;产业政策提倡使用节能的经济型轿车,可不少地方却横加限制。产业政策最值得称道的“国产化”,还因为世贸条约现在也不能再坚持了。解决乱收费、乱罚款,地方保护,净化汽车消费环境,得依靠工商、质检、公安、税务等执法部门,汽车产业政策说了也不算。就是最重要的合资股比中方不能低于50%,中外企业合资法一句话就管住了。更难听的还认为我们制定汽车产业政策,是有关部门想抓住审批权力不撒手。

  一句话归总,制订一部让各界都认可的汽车产业政策,实在太难了,简直有点费力不讨好。现在形势更不同于1994年,国务院撤消了几乎所有的工业部,加强综合部门,特别是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建立了,各项法律正逐渐趋向完善,市场上该谁管的事情,现有的综合管理部门也都在各司其职,再给汽车单独立政策,把汽车拎出来单独管理,难度就更大了。

我来补充两句
相关文章
  • 对汽车业盲目扩张倾向 有关部门将出政策
  • 用得起养不起 车市强烈呼吁相关政策早出台
  • 汽车市场逐渐发展 等待出台新的汽车政策
  • 相关分类信息
  • 捷亚泰宝来捷达特价促销
  • 大宇蓝龙全线降价
  • 安全港湾车手陪练中心
  • 丰田威驰团购车型!
  • 上海申通驾驶员培训二部
  • 上海车市导航(新车)
  • 成都莱克汽车广场
  • 二手车买卖信息上传窗口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