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 |||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
图片欣赏 |
香车美女 | |
品牌车廊 | |
车展酷图 | |
360°观车 | |
豪华加长 |
精彩专题 |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 |
3.15汽车维权专题 | |
“新老三样”大比拼 | |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 |
家轿新星派力奥 | |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 |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 |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 |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 |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 |
|
|
我来补充两句 |
非主流汽车论坛--车市为什么这样火? |
来源:[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 |
东座: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贾新光 南座:汽车行业资深撰稿人钟师 西座:本报记者何毅 今年是入世后的第一年,国内车市真叫一个热闹。上半年,有国产车的高歌猛进,大车小车、贵的贱的都忙得一塌糊涂,也有进口车的山重水覆,年初降,随后涨,一纸许可证爆炒到十几万;下半年,多款新车将杀入中级轿车市场,个个来势凶猛,一场大战不可避免,更有关税效应、配额悬念,热点不断。热有热的原因,闹有闹的理由,入世第一年中国车市究竟怎么了?本期“悟透社”将做一个专业的研判。——编者 车市刨根问底:为什么这样火? 能火到哪里去? 火爆的理由 ■车市不是虚火,是实火,但这个实火像发高烧一样,发完马上又会回到原来的体温,发高烧的市场肯定是不正常的。 ■入世没有给中国经济以重大打击,倒是刺激了国内厂家,为了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另外就是降低销售价格。 ■新的持币待购又开始形成了,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本来要买进口车,但进口车的价格上去了,又要等;第二个,6月北京车展上看到那么多的新车,都非常具有竞争力,对大家的吸引力很大。 何毅:这段时间以来我们都感觉到了中国车市的火爆,实际上,上半年以来整个车市都在增长,包括所有的车型,而且汽车的生产和营销都很热闹。我觉得是不是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加入了WTO? 贾新光:应该说,上半年整个汽车市场形势出乎意料的好,要说原因,有一个规律性的观点:就是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私人汽车的需求出现爆发性的需求或者是大幅度的上升,那么今年可以说就是爆发性的需求了,轿车已经成为整个消费中的热点。去年国家统计局讲人均GDP是960美元,今年肯定过一千,我觉得现在的形势非常合乎规律。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就是入世影响。入世刺激了国内厂家,为了竞争不断推出新产品,另外就是降低销售价格。年初的夏利降价带动了一轮新的降价,后来陆续也有其他的车型降价,现在主要的轿车厂都推出了一两款新式武器,来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第三个,国家在去年十五规划里提出要鼓励轿车进入家庭。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加入WTO以后第一年,从宏观上来讲,没有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打击,汽车工业尚未受到严重的冲击。 钟师:我补充一下。今年上半年增长比例之所以那么高,这里面还有一个特殊因素,去年下半年面临入世前夕,市场情况很不好,出现大面积的持币待购现象,大家盼等“入世”。但过了“入世”,购车者又期望着今年元月1日降了进口关税税率对进口车和国产车的价格拉低,这样一来,相当于把当年的部分购车量储蓄起来。实际上,今年上半年的高速增长中恰恰把去年下半年的那个丢失量找了回来。增量数值本身显得很高,但要看到数值后面的一些奥妙。“入世”的特殊事件导致上半年的特殊火爆,热量释放完了,今年下半年车市还能靠什么来火?按照市场起伏规律,销量到了峰值就该往下滑了。不能把“入世”后点爆的一阵市场旺火看成火势燎原,更不能据此推测中国车市进入了经济学分析所称的“拐点”或市场的爆发点。 何毅:不能叫虚火吧? 钟师:倒是实火,但这把实火事出有因,像发高烧一样,烧完就得退烧,回到原来的市场体温了,实际发高烧的市场肯定是反常的。 贾新光:现在有些人说,新的持币待购又开始形成了,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就是本来要买进口,但进口车的价格上去了,又要等。其次,在6月北京车展上看到那么多的新车,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对大家的吸引力很大,回过头来对那些老车就看得不顺眼了。这些产品价格定的不太高,配置比现在的车型高一档,甚至高很多,造型是流行的样式,不再是老三样那种“永远不变的脸”。 钟师:这次6月份的北京车展,实际上是一个超大型汽车展销会,中外厂家都很实际,不是纯玩概念,给你看虚的,甚至新品上市的时间表都告诉你。很多观众看到天津丰田T-1、海南马自达,包括中华这些车以后,心里就有谱了。这样势必会造成一个现象,潜在的消费者心思活了,他觉得将来自己可选的品种越来越多,车型越来越新,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反而会让他做出持币待购的抉择,但目前这种持币待购心态已经不同于“入世”前那阵子只是指望价格的大跌,这是对自己购车目标和方向锁定后坦然的持币待购,就等自己中意的车按期上市。还有更精于盘算的购车者,明明看中了已上市的车型,就等其他新竞争车型出来把看中的车型价格挤掉一块后再出手。 购买力到底有多大 ■如果光从国家正规的统计来看,根本就推断不出中国的购买力有多大,因为我们的税法不完整,体制方面还有很多的漏洞,大量的国有资本流入到民间或者灰色收入地带。 ■应该说中国的汽车购买力可能就像火山一样,真的要全部释放出来的话,我们的道路以及各方面配套很难承受。 何毅:在上半年车市这么火的情况下,还有持币待购的现象存在,是不是反映出中国的汽车购买潜力非常大,还没有发挥出来?我认为,持币待购要有个前提,就是真正有币,购买力要有,从上半年的车市看,很多车型都脱销断档了,这意味着中国的汽车消费能力超出了一般的预料。国内汽车的需求量有多大,这个好像都在分析,但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是很难客观分析和把握中国车市的动向的。 贾新光:我觉得对国内汽车购买力不能从表面来分析,因为现在统计的收入只是工资性收入这一块,但对于工资外收入,特别是灰色收入这部分很难统计。最近作的一个市场调查表明,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水平之高超乎想像,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很多,最近有媒体说北京的中学教师开始买第二套住宅,因此汽车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下岗职工肯定是收入不高的,社科院的报告把中国社会分成10个阶层,那么现在收入增长最快的是两个阶层,一个是专业技术人员,另一个是私营业主,他们现在也是购车的主力。还有一个因素是,现在股民人数太大,好像除了小孩、傻子都在炒股,有的人虽然不上班,一年的收入与中等收入的上班族差不多,甚至还好一点。所以,对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要有充分的估计。此外,如果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汽车购买就会突破收入水平的限制。 钟师:如果光从官方的统计来看,根本就推断不出中国的购买力有多大,因为我们的金融、税务等体系不成熟,体制方面还有很多的漏洞,大量的国有资本流失到国外、民间或者灰色地带,而且这块财富首先会投入到大宗消费领域比较多,因为有些钱来得太容易,很少会做实业投资或金融组合投资,大部分都用于购房、购车和子女教育投资。在国外一般来说如果有很多富裕的钱,它的投资渠道比较多,不会全都用在消费上,在中国投资渠道往往受到各种限制,而且及时行乐的观念在某些阶层中越来越盛行,所以中国实际汽车购买力往往会出乎外国经济学家的想像,不能光从GDP推算出来。应该说中国的汽车购买力可能就像火山一样,真的要全部释放出来的话,我们的道路以及各方面配套很难承受。比如说,上海很多人非常富有,既使牌照白送,也不一定愿买车,他觉得用车反而添麻烦,城市规划设计不是按照汽车消费模式建成的,相反,立体化的公共交通倒很方便。不是有钱人都喜欢赶紧买车给别人看的。 进口车市场满是玄机 ■为什么进口车没有增加?有两个解不开的东西,第一个,现在到底发了多少许可证,第二个,配额管理实际上是暗箱操作,过程大家都不明白,存在寻租现象。 ■进口车市场波动那么大,其实跟入世没什么关系,跟降低关税也没多大关系,奥妙在于配额许可证上。 ■入世后对外的承诺是必须要兑现的,既然配额总数确定了,上半年发多少搞不清楚,那到年底全部要兑现,可能就要放水了。 ■目前进口车对国产车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这种影响象征意义更大一些。 何毅:上半年进口车市场好象并不是很乐观。 贾新光:为什么上半年进口车数量没有明显增加?现在有两个解不开的迷,第一个,到底发了多少许可证,有关部门说80亿美元配额大部分给了CKD,CKD确实增加了,增加了30%多,但是也没有增长一倍。第二个,对于配额的管理问题,现在还是暗箱操作,过程大家都不明白,因此对结果也就糊里糊涂。进口汽车许可证早已经成为寻租对象,有些人就利用权力来寻找利益。当然,制止倒卖许可证客观上起了一个阻碍进口的作用,对国内汽车工业倒是一个好事,没有进口冲击了,或者冲击很小,但市场的秩序并没有整顿过来,进口汽车在口岸大量积压,进口汽车价格不正常地上涨,好像在脓疮上面贴橡皮膏,深层的问题没有任何解决。 何毅:上半年进口车市的表现跟入世到底有多大关系? 钟师:从上半年来看,进口车市场与“入世”的关系目前只体现在关税变动上,目前波动那么大,其实跟入世没什么关系,跟降低关税也没多大关系,奥妙在于配额许可证投放量上。年初的时候,新的许可证没发下来,又正值刚刚降完税的当口,价格出现了一个短期的下降,因为日本车库存压得很多,只做日本车的老证有力无处使。今年初日本车一被松绑,于是一下“泄洪”,积压的车和证结对而出。不久又有一个微妙的情况出现了,量走得差不多的时候开始反弹,因为老证用得差不多的时候,就物以稀为贵了,新证发放变得神秘,有的人开始惜售。原以为等3月份新的证批下来以后可以缓解一些,但恰恰新证没有按期发放,一直拖到5月份才有点眉目,这段时间是最彷徨的时候。期间有的经销商把一些时鲜货从国外弄过来,一下子又把价格炒上去了。现在有个有趣的情况,第一批配额许可证发下来以后,根本就没有缓解进口车供求矛盾,什么原因呢?就是许可证投放节奏和数量变得朦胧不清,基层经销商都不摸底,而且新证发放像挤牙膏。比如说按惯例分到上海新证该两千多台,但是第一批就分了一千多台,因为上海要搞个国际汽车城项目,切出一半证量要放在项目里面配套使用,因为可以拿此做诱饵鼓励招商。 何毅:这种情况去年出现过吗? 钟师:去年还比较正常有序,到期就发放,没有引起车价乱涨。 何毅:配额许可证是由政府部门发放的,难道政府部门就希望出现这种效果?幕后究竟是谁在操纵? 钟师:管理部门宏观上关心控制进口总量,总量定后微观上怎么运作,深不可测。这个环节最不透明,外部无法得知。许可证个人是不可能拿到的,至少用法人名义才能拿到,但有经营实力的法人单位多得去,到底谁有资格和该有怎样的资格拿到证,这里面奥妙无穷。拿到证的人他很可能会控制这个市场,拿许可证的目的都是为了赚这个钱,如果通过操作把市场炒上去,许可证的经济效益就会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也不排除大户在里面操纵市场的可能性。但是我感觉,一年中要发多少整车证,管理部门是有数的,WTO以后本来透明度要提高,许可证的发放量要增加,现在反而变成朦胧不清了,这里面是大有文章。另外还存在一个问题,入世后对外的承诺是必须要兑现的,既然总数确定了,上半年发多少搞不清楚,那到年底全部要兑现,可能就要放水了,那就会降价,市场可能出现更大的波动。 贾新光:这个情况是政府愿意看到的,因为进口车挡住了。 钟师:现在大家关心的是买进口车的消费者到底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当然你可以观望,但一般买进口车的消费者和买国产车的消费者是两类不同的群体,他们既然要买进口车,你贵他也买,便宜他也买,进口车有它的卖点,有很多炫耀的地方,买进口车的人不是为了代步的。这个市场高了低了只是经销商在做文章,跟消费者没关系。这个行业一般人根本摸不透,不像国产车比较简单,透明度相对高一点,竞争也比较激烈。 何毅:配额发放情况如果透明的话,价格的浮动还是可以预测的。比如知道上半年进口了多少车,占了多少配额,就可以知道下半年还有多少配额要发放。如果上半年没有到一半的话,就意味着下半年的量还要大。现在看来进口车市被人为地复杂化了。 贾新光:今年进口汽车的配额比较乱,可能出现三年的配额一年使,今年4月份以前用的是2001年的配额,4月份以后用的应该是2002年的,那么等到今年9月份要发2003年的配额。按照外经贸部机电产品进口配额的管理办法,是每年7月申报进口计划,8月研究,9月发放配额,今年的配额本应在去年9月发放,但是跨年度到4、5月份才发放,从一开始就造成一种不正常情况。 钟师:2002年的配额应该是提前到去年第四季度把计划做出来,但今年到5月份才开始陆续发,这样就乱套了。发放是一个大问题,发多少数量最好能提前知道,如果经销商连这种商情都不知道,根本就不知该怎么做经营计划了。 何毅:从去年的进口车数量能不能推断出今年的配额总量? 贾新光:到现在为止,今年的进口大部分用的是去年的配额,去年发的多少配额仍然说不清,去年的配额又是前年3、4季度发的,有一部分从前年延续到了去年。 何毅:既然配额总数都无法知道,车价就很难预测,所以要回答消费者什么时候买进口车合适这样的问题就非常难了。 贾新光:说到价格就更复杂了,拿佳美做例子,今年年初许多车都在降价,实际上都是在甩库存车,但2002新款佳美出现涨价,它是新车型,没必要大幅度跳水。还有一个就是汇率的影响,比如说年初日本的汇率走低,甚至有人预计要降到160日元兑一美元,当时全世界感到紧张,要求日本政府干预,所以日本车的进口价格变化很厉害,年初香港市场上的的日本车价格降了一成。但是由于中国对日本产汽车征收特别关税,日本车的进口受到阻滞,所以我们没有感觉到这个问题。再一个是欧元,目前欧元走势强硬,已经超过美元,所以从欧洲进的车价格普遍上去了。如果价格跌得太惨,进口商就不进货了,或者换戏了,还有一个调控的因素。所以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到,价格是非常复杂的,没法去预测。 钟师:进口车价格受到什么影响?第一是进口许可证投放的影响,第二是汇率的变化,还有一个营销渠道的问题。比如说,奔驰的车通过正式渠道就比较贵,因为奔驰车对亚洲区市场是限额发售的,不是你要卖多少都能拨给你多少,全球的销量都是按区域计划分配好的。但有的经销商拿不到专营权,从别国的出口经销商那里去拼缝,价格反而要比正规渠道便宜,但在一些方面就没法保证,比如质量保证期、索赔维修等等。现在还有出现了一种情况,有人把美国的一些“柠檬”车拿来卖,就是刚买来有一些质量问题退给厂商的车,厂商把它稍微弄弄然后卖出来,和新的一样根本看不出来,可能有的车只用了一星期的时间,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要是工厂回收的车那怕是用了一天,收回去必须当二手车卖,并给用户明示。这种车相当便宜,一两万美元的车在市场上就四五千美元,一些经销商去美国把这个车弄过来,连商检局都看不出来,进来后当然非常有竞争力。我看过一个材料,美国每年这种被收回的柠檬车有10万辆,这里面有很多空子可钻。当然美国进口的车目前还非常少,这个问题还不严重,但已经有这种苗头了。 贾新光:在俄罗斯就可以买到忒便宜的奔驰,怎么回事呢?在德国出了事故的奔驰车主已经拿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车不想再修了,因为德国要求修的车也要达到差不多是新车的标准,修理厂也不愿意费那个劲,因此马上就有人把这个车运到俄罗斯去修,修完在俄罗斯卖,所以非常便宜。现在在中国还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情况,很难讲。中国还没有“柠檬车”的概念,“柠檬”车不同于一般的旧车或二手车,成色比较新,即使存在缺陷,也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还有一些虽然是从正规渠道进口,但是非中国规格,对消费者利益也是一种侵害。进口车的市场情况要比国产车复杂得多,水很混,悟不透的东西多。 何毅:我觉得谈进口车还得把落脚点放到国产车上来,因为入世后进口车的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国产车的价格,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钟师:一般来说,进口车的价格变动会对国产车的价格产生影响,但在高档车里不显著,比如说国产的豪华车就奥迪一款,在国内没有竞争对手,现在在国内花四五十万元买进口车只能买到类似日本产的中档车,和奥迪还不是一个档次,所以它的影响不是很大。真正影响比较大的是政府的大贸车,我们刚才说的许可证主要是针对从美国、韩国、日本、西欧这些国家进口的车,但现在还有一档买卖一般人搞不清楚,就是从东欧等国家进来的车,这些车许可证身价很低,主要是为了顺利执行好政府的经贸项目,这种车的价格就非常诱人,比如说,斯柯达,价格有十六、七万,也有二十多万的,车非常不错,品种也非常全,它上了这么多的关税后价格和目前国产同档次新车的价格不相上下。这会对国产车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一般用户会认为进口车上了那么多的税价格还跟国产车差不多,那么国产车的利润太高了,可能有很大的降价空间。进口车虽然有些影响,但这些车进口量毕竟还是少数,一年也就一两万台,这批车卖完了还得卖国产车,这种影响是象征意义更大一些。总的来说,目前进口车对国产车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的进口数量实在太少,这是由配额许可证的数量控制的。 下半年热点是中级车 ■现在看,国产车的竞争开始由经济型向中级转了,下半年要推出的好多新车定价都是十五、六万,很明显都在抢这个空当,这块市场应该很快要打得非常激烈。 ■中高档车的竞争基本上已经势均力敌。 ■下半年汽车消费政策环境的改善主要看地方有什么动作,从根本上来说,主要靠法制推动,商业手法上的变化起不到大的作用。 何毅:今年是入世后第一年,中国车市注定会热闹异常,上半年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不少的变化。下半年,更有好戏可看,首先国产车有多款新车型要推出来,此外第四季度又将面临关税问题。 贾新光:现在看,国产车的竞争即将由经济型向中级转了,现在老三样现在实际上也在降低身价,往十二、三万元的价位走,闪出一个十五、六万元的市场空当,因此好多准备上市新车的定价都是十五、六万,很明显都在抢这个空当,这块市场很快要打得非常激烈。但中档车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市场绝对没有经济型车这么大,传统的中档车还是机关团体用车,真正能拿中档车号召私人购买还是底气不足。 何毅:我感觉10万元以下的所谓经济型轿车从现在开始不会有多大戏了,新加入者会越来越少。因为这块市场虽然很大,但实际上从生产者和经营者很难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利润,所以不可能有太多的新车型推出了? 贾新光:制造三五万元车的人实际是非常难受的,这事是干不长的,因此在这块市场上现在没有新加入的人,大家都在往上走,李书福都“价往高处走”了。2万元一辆的轿车在安全和环保方面是非常可疑的。 何毅:中国目前的消费群体从一般观念来看,好像十万元以下的轿车会面对更多的消费群体,以中国现在的GDP,消费能力可能集中在这块。但从产业角度来看,这块大家又不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矛盾。 钟师: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制造高档车有高利润、制造中档车还有中利润、制造经济型车只有低利润,但是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市场,呈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经济型车要靠庞大的产销规模来弥补它单位的薄利,因它的销量很大,总的销售金额和利润还是很可观的。在中国做经济型轿车的厂家谁都知道它的利润比较薄,中国的轿车消费结构没有成为很象样的金字塔形。但是,厂家也各有所长,世界上能做全系列车型的企业没有几家。菲亚特最擅长做经济型车,你非要它造奥迪档次车不适合,各有各的强项。现在来看搞经济型车的新进入者不会太多了,因为能进入的基本上都来了,当然也会有陆续进入的,比如大宇之类。德国大众也在考虑将来是不是在适当的时候推一款经济型的车,觉得这个市场也不能放弃,对大众来说多增加一个品种多一成收获,像锦上添花。但是还有另外一些新的外国公司想进来,比如说俄罗斯的索克,它的宝就只有押在经济型车身上,它只有这一张牌可打。但是,中国的吉利尚且在苦熬,外国的“吉利”要到中国插足难上加难,不是便宜就能讨得中国用户喜欢的。目前的市场状况达到了相对稳定,比如夏利最便宜的两厢车已经卖到3.9万多元,与吉利胶在一块都动弹不了。依我看来,轿车市场的板块松动即将发生在中档车上。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中档车会涌进来一群狼,马自达福美来是头狼,后面跟进丰田T-1、中华、马自达626等一串。品种突然变得丰富,市场虽被激活,但容量就那么大,中档新车型的车价就无法放高。中档车的价格纷纷到位后,会在很大程度上挤压原来动态平衡的主流经济型车,压力又会传递给原来的4万到8万档次的车群。对老三样车更有挤兑作用,让老三样正面与主流经济型车冲突。从这个角度来看,中档车混战一开始,会使得从经济型车的底端到上端、从中档车的高端到低端全部受到“株连”。 贾新光:经济型车还面临其他方面的冲击,比如说微型车中的多用途车,像北斗星这样的,实际上他们也在挤占这个市场,将来5至6万元的车型可能就是微型多用途车的天下。 何毅:中低档车区域看上去像是一个死亡地带,下半年在这个区域会不会出现入世以后第一家倒闭的国内汽车企业? 钟师:老产品被淘汰会较快,生产老产品的企业被淘汰不会太快。因为企业可以用新产品打强心针。有的老龄车只能往便宜道上走,一种车只有便宜一条道可走就意味着这种车气数将尽,幸亏在大城市的销量日减,还可以在中小城市大有作为。老产品也有先死和后死的。夏利有着特别的优势:车价低、使用成本低、服务网络广、质量相对稳定。没有这些优势的别的老产品就会先死。新产品接不上的老企业可能会等死。 何毅:下半年高档车市场有没有看点? 钟师:高档车市场比较有意思,中高档车因为现在的产品比较多,竞争已经势均力敌,比如说风神III、帕萨特、雅阁、别克,这些产品基本上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新进者也会有,比如说将来马自达626进入一汽集团产销,上海通用一款比别克低一点的中档车要出来,奇瑞也想搞一个2.5升的车。20万元到35万元的市场即使多进几家也不可怕,因为价格拉得太开,有十几万元的空间,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细分市场做透。不像经济型车就差一两万元,打得你死我活。中高档车通过配置变化、技术增新、价格调整、品牌差异化经营、产能控制,把各个产品匀布在十几万元的区间里面,这样会达到一个稳定的局面,竞争肯定有,不会像你死我活那般残酷。当然,总体竞争后会使品种更加丰富,价格也会有一些回落,这是必然规律,但是别指望它跌得非常厉害,只要各家产能扩得不大,压力也都不大,不会大打出手搞价格战。 何毅:奥迪不可能卖出桑塔纳2000的价格,这是肯定的,帕萨特会不会卖到20万以下?中高档车中的低端产品在价格上还是有可能对中档产品进行挤压。 钟师:可能性存在,能进入这档的产品并不多,帕萨特在中高档车里面的产量较大,现在已经推出一种23万多元的车,慢慢再往下走,如果将来的蓝鸟旗舰品种多了以后,帕萨特也会应对,但是一下子要跳进20万以内,就要取决于它的竞争者压力,降个1万可能性都非常大,降两万就非常非常注目了,一下子跳水降3万,一年之内是不太可能的,而且主流企业的董事会对盈利要求严,企业不敢轻举妄动常降价。 高档车现在的情况是越往上走越安全,奥迪项目就批了一家,什么时候会对高档车产生影响呢?就是等到宝马能顺利到中国来生产,等国产宝马出世才会对奥迪形成真正威胁。 贾新光:更高档的不会在中国生产了,因为人家不放心,对它的品牌可能有致命的影响。实际上对高档车跨国公司就是想出口,沃尔沃就明确说有钱的人是不愿买在中国生产的沃尔沃的。 何毅:下半年汽车的消费环境有没有可能随车市的增长而进一步改观?有关的汽车政策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 钟师:能对消费环境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消费政策的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都没有推出来,有的城市消费环境在变好,像杭州车牌突然放开了;但有的城市又在关门,我看以后买车越火的城市,关门的可能越大。分期付款情况会逐渐好转,原来银行积极性不大,使得分期付款业务进程很慢,影响整个汽车的销量。现在至少国内的大银行有点积极性了,愿意主动去探索做,搞些付款时间延长、利率优惠、保险费用优惠等手段。由于明年可能外资也会进来,分期付款的竞争越来越激化,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汽车消费量的提升,但这个作用也不会太大,因为消费习惯和配套环境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既然现在分期付款和国外做得一样好,也难于把分期付款的销量从10%一下子提高到30%,这很难说。至少分期付款要走在消费的前面,不能躲在后面。以租代销在发达国家占销量比例很高。国外的分期付款和租赁对销量的贡献是旗鼓相当的,在中国八字没一撇呢。 贾新光:今年下半年的养路费已经开始征收,所以今年燃油费改革出不来了。现在全国总的消费政策出不出已经没什么意思,出来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实际上是各地的政策比较关键,特别是一些土政策。比如说现在北京到底容纳多少车,这是有争论的,政府作为课题正在研究。全市的机动车去年是170万辆,今年可能就接近200万辆,再有两三年就250万了,原来肯定没想到这么快的速度,很可能就要采取措施。至于产业政策,看来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起码到2005年以前就是这样了。所以下半年仍然是一个过渡性的市场,我觉得真正的冲击还是在后面的两三年。 |
相关文章 |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