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带动效应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国家一直以最高关税、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等方式进行管理,在政策上长期给予保护,并将其纳入国家指导外商投资目录中“限制乙类”范围,是在对外合作政策上具有特殊性的一个产业,也是各有关部门和行业比较关心、敏感的产业。
50年对外合作
汽车工业全球化趋势正在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成长、发展壮大都伴随有国际间的资本合作和技术合作。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来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3年到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创建阶段。
建国后,国家首批确立的156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即由前苏联全面援助建设一个年产3万辆四吨载货汽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工程于1953年7月动工,3年建成一个现代化大工厂,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前苏联全面支援,如期提交图纸资料、技术文件,派出大批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建筑安装施工和生产设备,不仅接受一汽派送的从厂长到调整工500多人到前苏联实习,还提供了一汽所需的80%的工艺设备和零件毛坯。
在60年代,根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国家决定筹建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按照军民结合、以军带民、先军后民的原则引进和自行设计产品。四川汽车厂于1965年引进法国贝利埃公司重型汽车和柴油发动机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计划生产4种重型汽车和3种发动机。工程于1966年破土动工,当年建成4个主要厂房,同时为主机协作配套的重庆发动机厂、綦江齿轮厂、红岩弹簧厂和重庆汽车配件厂也改造完成,并于当年小批量制出六吨越野车。但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干扰,工厂多年处于瘫痪状态。陕西汽车厂1966年开始筹建,1978年正式生产延安牌SX-250五吨越野车。
1968年经周总理批准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除国内还没过关的重、精、尖关键设备和测试手段从国外引进外,其他全部立足于国内,经全行业支持自1969年9月动工,到1978年建成具备年产二吨半越野车2.5万辆能力。
到1976年末,汽车工业共有企业1950个,其中汽车厂53个、专用车厂166个、配件厂1684个,当年生产汽车13.52万辆。
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及资金,汽车生产大幅度增长。以许可证贸易及合资方式引进的整车制造技术有:奥地利斯太尔重型车,日本大发、铃木微型车,德国大众桑塔纳、奥迪轿车,美国AMC吉普车,意大利依维柯S系列轻型车,法国标致轻型客、货车、雪铁龙N系列轿车等汽车整车制造技术26项,摩托车30项,发动机及总成25项,零部件技术153项,其他专项技术70项,共计313项。
汽车总产量从1979年185700辆增至1994年1353368辆,产品结构由单一的中吨位载货车变为以中型货车为主,重、轻、微等多品种商用车、专用车、客车同时发展的局面。轿车比例迅速上升,产品水平有很大提高,部分产品接近国外80年代水平,汽车零部件开始按规模经济建设和组织生产,形成一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出现以引进技术为主,自主开发的趋势。
第三阶段:1994年以后。
以中国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为标志,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外竞争日益加剧,技术进步加快,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供求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汽车产品结构、汽车工业组织结构也面临着重大调整。
据初步统计,1978年至1998年我国汽车行业引进技术671项。其中,整车技术52项、摩托车技术35项、零部件技术及其他工艺科研专项技术584项。
我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单一地依靠引进技术来组织生产过渡到能够在一部分品种上通过联合开发与自主开发,生产出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但还不具备生产有一定竞争力的轿车产品的能力。
到1998年底汽车行业外商投资企业578个,项目总投资196亿美元,外商协议投资45亿美元,实际到位35亿美元。
国家已批准的轿车生产企业9家,除天津微型车厂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在洽谈合资生产外,其他8家为中外合资生产企业。其中,德国2家、法国1家、美国2家,与日本合资3家、合作生产1家。
汽车行业已上市的股份制公司44家,其中有4家外资股,其股数等于或超过25%。
主要引进车型除在建项目外都基本国产化,轿车国产化率达60%以上,轻型车国产化率达80%,重型车国产化率平均达90%。
汽车整车进口最高年份达353992辆,其次为1993年达31万辆,近几年逐年递减,1998年进口整车39715辆。
摩托车整车进口在1985年高达286095辆,1994年最高为333780辆,近几年迅速递减,1998年仅为308辆。
1980年汽车出口为99辆,摩托车36辆,创汇60万美元。逐年上升到1998年汽车出口11538辆,摩托车110143辆,加上零部件出口共创汇89172万美元。
1998年我国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8.4亿美元,其中进口为19.53亿美元,出口额为8.9亿美元,出口额中40%是三资企业出口的,是增长最快的部分。
合资合作为汽车工业加油
通过对外合资合作,吸引外资,加大了汽车工业投资力度,将我国汽车工业由国家投资的单一方式改变为多渠道投资,加速了汽车工业产量的上升及品种的增加,扭转了国内汽车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通过技术引进,促进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了产品换代和设备更新,提高了整体水平,利用后发优势缩短甚至跳过某些产业升级阶段,逐步建立自主的开发能力,汽车产品结构及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通过合资合作也引入了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因而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管理体制及管理观念的变革。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合作、外方独资企业)投资主体明确,企业能较自主地经营,受行政干预和政策调整的影响相对较小,管理严格,生产率高;三资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强,具有外贸经营权,能直接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产供销结合紧密,市场反应敏捷,能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及产品结构;三资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强,资金相对充实,资产负债率相对低,受三角债、退税不及时、流动资金不足的困扰相对小。
三资企业职工待遇高,以高薪聘请专业人才,人员使用上可按需随时调整,离退休人员少,负担轻,同时通过国际间的交往和合作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劳动大军。三资企业的示范效应,冲击并改变着我国汽车工业原有的人事管理体制及分配制度。
洋人到中国,不是来扶贫,也不是进行国际援助,而是看到中国具有十几亿人口的一个世界最大的汽车产品潜在市场。来分切蛋糕,也帮着把蛋糕做得更大;来跑马圈地,也开垦了荒地;来赴宴,也带来了厨艺。三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全行业中最高,经济效益也名列行业榜首。
从全行业总体看,外资的比例、市场的分配、三资企业的效益基本是合理的,外资对行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提高,影响是积极的、有益的。
对外合作其势难挡
近年来,因国内市场紧缩,外商投资政策一度调整,受国际金融风波的影响,一些外商投资热度下降,观望、延缓、压缩、后退、甚至停止。自1998年1月1日起国家又采取了多项重大政策举措,对一些符合政策的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及增值税。外商在中国投资有着广泛的机遇。外商投资金额的统计数据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中国潜在的汽车市场很大,私人购车正逐渐兴起。1985年以来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平均达25%,全国汽车保有量中30%以上为个人所有。1995年以来,私人轿车增长速度达43%,成为轿车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主要购买力量,1997年国产轿车销量增长约29%,家庭轿车消费市场进入成长期的前期。随着限制性因素如道路、使用费、地方限制性政策逐渐消除,以及中央将住房和汽车定为引导消费的重要商品,未来几年中,中国轿车消费市场将会出现更大的增长。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外商,已开始他们的长远投资。
中国具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过去几年汽车工业的投入、广泛的产品技术及管理方式的引进,大大地提高了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全球的制造商正在寻找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以求降低成本。尽管中国汽车产品现仍以国内为主,许多跨国公司已开始将中国作为长期服务亚洲市场的基地。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将以不断增长的速度向世界发达及不发达国家出口。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现在主要是价格及质量的竞争,凡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国产化降低成本、扩大批量的企业均获得成功,上海大众的桑塔纳车型即是成功的一例。今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是产品及技术的竞争,需在国产化的基础上不断开发适合国内市场,同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现在各大汽车公司都已认识到技术研究、开发、创新能力对立足于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重要性。我国汽车行业内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企业已开始增加对研究、开发能力的投入,正在建设并形成一定的生产开发能力。
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各类企业将处于同一起跑线,一些国有汽车企业会迅速成长,外资企业也会遇到强劲的挑战。
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健全、公开、公正的外商来华投资制度。国民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我国潜在的巨大汽车市场的逐步发展,将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汽车工业。外商与中国汽车工业合作存在着广泛良好的机遇。
汽车产品是消化吸收先进科技成果能力强、技术综合性强,可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好、吸收就业多、社会需求持续增长的产品,也是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不斐的产品。
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崛起之路还很漫长,至少还需要一两代人的不懈努力,要积极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挑战,抓住私人购车市场的形成所带来的机遇,加强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建设。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自身实力的增加,对外开放及合作也将进一步扩大,并将迎来新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