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车型产量全部突破100万辆进口车市场占有率不足4% 本报讯记者姜范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8日公布的统计显示,虽然最后一个月出现了产销小幅下滑,2002年我国汽车产量还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25.12万辆,增幅为38.49%,销量为324.81万辆,增长36.65%,增速创下了1993年以来的第一个高峰。三大车型首次同时突破100万辆,其中载货车达到109万辆,客车106万辆,轿车109万辆。 2002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五大特点。一是轿车市场火爆,产销分别同比增长了55%和56%,为三大车型之首。轿车销售的前三名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三家占市场份额的55%,比2001年前三名的市场下降了5个百分点。二是轿车、轻型货车、微型客车及重型货车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这四大车型对汽车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90.14%,其中轿车的贡献度为42.86%,比上年同期高出5.5个百分点。三是重型货车高速增长。在2001年增长70%的基础上继续增长了60%,重型化趋势明显,主流车动力匹配从180马力上升到210马力,重型车超过中型载货车56.12%。四是企业的销售费用增长高于销售速度,销售费用增长为53%,销售速度增长33%。 从主要经济指标上看,2002年前11个月新产品产值完成1959.47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部产值的29.24%,比重提高了10个百分点。重点企业利润增加68%,达到214亿元,利润增长速度高于销售增长速度。三大集团的赢利能力突出,其利润总额占16家重点企业利润的90.12%。其中,三资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突出,利润达到了250亿元,增幅高于50.65%,对行业的贡献度达到了54.13%。在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用率、总资产贡献度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方面,三资企业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进口车并未对我国汽车市场产生有效的冲击,其市场份额低于4%,进口轿车只占市场需求的10%。 该统计数据同时显示,我国汽车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企业赢利能力不均衡、个别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差等问题。在16家大型汽车集团中,有4家亏损,在这16家重点企业的144个企业中,亏损数量达到了47家。 另据国家经贸委提供的汽车行业损害预警指数,2002年11月,轿车产业损害预警指数呈上升趋势,运行处于绿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