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对此忧心忡忡,认为这样做会导致散、乱、差,最终贻误了中国轿车工业的进程。但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中国轿车工业的根本问题在于发展不足,只有形成了规模效应才能使中国轿车由“量变”到“质变”,所以用不着急着治理散、乱、差,一切由市场来选择好了。
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规模”并非指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而是企业数量的规模。持这一观点的人还抬出了彩电冰箱的例子,说前几年我们不也有几百条彩电冰箱的生产线吗,结果怎样?我们现在花两千多元就能买到29寸的彩电了。
轿车也需要那么多生产线吗?
这是一个很能打动人的观点,但看后却不免令人忐忑和疑惑——这样说来过去那么多一哄而上的反面教训是不是对于汽车工业并不适用?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这股造车热所带来的产能必然远远超出中国的市场承受能力,别说是造出的车可能良莠不齐,就算造出的全是奔驰宝马,并且一律以低价出售,中国也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容量。那么浪费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了,我们可以把这种浪费视为一种代价——的确,每件事都会有它的代价,但我们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真的非得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为前提吗?如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那么这个代价的底线是什么?
每一次惨烈的市场竞争过后,无论最终这个行业是否通过这样的竞争取得了发展,都会留下或大或小的后遗症,我们可以眼看上万亩的苹果园被荒草覆盖,我们可以把烂尾楼推倒重建,我们可以任半死不活的彩电生产线自生自灭,我们是否也能以同样的方式处理将来面临困境的轿车企业呢?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涉及领域极为广泛、产业链接四通八达的特殊行业,我们真的能玩得起吗?
一家能买回几辆轿车呢?
我们再来看看彩电冰箱的例子,看看它们与轿车是否真的具有可比性。我们现在是能够买到两千多元的29寸彩电了,但现在的彩电企业有哪个敢站出来说它现在活得很好?又几个真正掌握了产品的核心技术?一个行业发展与否的标准难道仅仅是取决于消费者能否买到廉价的商品吗?如果这是惟一标准,我们只要完全把国门敞开,一天之内我们就能做到这一点。还有一点我们不应该忘记,那就是彩电冰箱一度达到了生产的高潮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支撑着它,中国大部分的家庭能从容地买一台彩电,但有几个家庭能轻松的把轿车开回家呢?
谁为诸多的轿车生产线买单?
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那就是资本来源的问题。彩电冰箱的生产线是靠民营资本的血汗钱建立起来的,但是在造车的资本中,又有多少是出自民间的呢?很少。李书福造的汽车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上国家“目录”便是明证。那么投资轿车的钱来自谁?来自国家,上市的汽车企业则来自股民,前者是纳税人的钱,后者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万一有哪条生产线在激烈的竞争中“暴毙”——这几乎是必然的,这二者就是替它买单的冤大头。
即使在汽车工业如此发达的美国也只有一个底特律,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那么多的底特律,如果我们不能从这次一拥而上的造车热中看到多少理性的成分的话,还是就此打住为好,因为我们冒不起这个险,也玩不起这个“奢侈”的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