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汽车查询
 分类查询
轿车 跑车 旅行车
概念车 客车 货车
媒体专区
中国汽车画报
广东卫视《车周刊》
汽车与驾驶维修
北京青年报
汽车之友
精品购物指南
车展速递
2003日内瓦车展
2003北美国际车展
2002汉城国际车展
2002东京国际车展
天津车展香车美女
2002北京国际车展
第23届曼谷汽车展
2001上海国际车展
2002日内瓦车展
台北车展香车美女
2001东京国际车展
2001悉尼国际车展
2001法兰克福车展
2001长春汽博会
图片欣赏
香车美女
品牌车廊
车展酷图
360°观车
豪华加长
精彩专题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3.15汽车维权专题
“新老三样”大比拼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家轿新星派力奥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分类广告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新闻 我来补充两句
内幕惊曝:拖车已成为某些部门的创收手段
作者:[ 易梅 ] 来源:[ 金羊网—新快报 ]

  编者

  本报10月29日至31日连续刊发“拖车”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市民纷纷要求监管拖车执法行为,规范拖车收费。交警部门表示,以贴罚单代替拖车是大势所趋;物价部门也透露,正就拖车收费进行调研,将对拖车收费进行严格规范,拖车费有望降低。

  “拖车”报道刊发后,至今仍有读者致电本报,或发表看法,或诉说个人经历。上周末,一位自称在广州某拖车公司工作了5年的拖车师傅约见本报记者,以亲身经历披露了他所知道的拖车公司的内情。

  拖车费成了部门创收

  这位报料人称,拖车公司每天的拖车费收入平均在万元左右,他以前所在的拖车公司,1个月的拖车费收入约有40万元。据他所知,广州全市基本上每个区都有一家拖车公司,小公司约有四五十人,四五辆拖车;大公司则拥有上百辆拖车。国产拖车每辆价值20万元左右,用于隧道或高速公路上的进口拖车约值百万元,对“收入”不菲的拖车公司来说,购置拖车的成本一年就可收回。

  这位报料人说,每家拖车公司约有半数人留守公司,半数人出去“创效益”———也就是拖车。据他所知,出去拖车的人每月包括提成在内的收入,高的能达到1万元以上。他还透露,拖车公司与有关部门按每个月拖车费的总收入分成。

  收了拖车费只开张收据

  这位报料人说,他以前在拖车公司工作时,每天都和两三个人组成“小分队”出去巡街。发现违章停车的,如果车主不在现场,拖了就走;如果车主在现场,就灵活处理———已经架上了拖车的,照收280元拖车费,未被架上拖车的,则按拖车费的50%收放空费。

  他还说,早些年,除了部分车主是到拖车公司交钱,拿到正式发票外,大部分车主都因怕麻烦而宁愿当场交拖车费,拖车师傅收了钱,只给车主开张收据。而这笔拖车费就是拖车公司自己拿的了,连税都不用交,这种“就地解决”的情况在前几年很常见。最近两三年才有新规定,不准在现场收取拖车费,并规定车主没有拖车收费发票就不能到执法部门取车,这才堵上了拖车公司偷漏税的漏洞。

  拖不到车要被公司骂

  拖车公司本身不是行政执法单位,为何如此有恃无恐呢?这位报料人称,关键是有执法部门在后面撑腰。

  他以自身经历介绍说,拖车队一般上午9时出门,转到上午11时半左右回公司;下午3时再出门,一直拖到5时多才回公司。他们开着拖车在本区范围内兜转,见车停得稍有不对就拖。大马路没有就去小马路,小马路没有就去生活小区,有时深更半夜都去,这样日夜不停地工作,提成才多,收入才高。

  报料人说,他们以前只要一出工,非要拖到车才能收工,否则回单位会挨骂,说“你出去怎么做不成事?”“从良心上讲,我们是做了很多违背良心的事,比如在生活小区里拖车。其实车停在生活小区里,又不妨碍交通,为什么一定要拖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如果无利可图,谁会在外面到处转悠?这已经纯粹是为了收拖车费,而非真正的执法行为了。”

  拖车费理应银行代收

  这位报料人称,他仔细看了本报关于拖车的系列报道,也非常认同律师的说法———被拖车的车主有权拒绝直接向拖车公司交纳拖车费,因为拖车公司不是行政执法部门。但他表示,上述说法只是在理论上行得通,在现实中却没法办到,因为车主不去拖车公司交费就无法从执法部门的停车场领回车———执法人员要看到交费发票才会放行。

  有鉴于此,这位报料人提议,拖车费应改由银行统一代收。这样一来,拖车费就没法进入拖车公司和有关部门的私囊了。

  应该多体谅车主

  在拖车这行干了这么多年,这位报料人坦承自己已经被人骂怕了,特别是在医院门口、路边公厕前拖车,经常会被人指着骂得很难听。他现在准备转行做出租车司机。

  最后,这位报料人真诚地说:“应该多体谅车主,因为广州停车场的发展本来就跟不上,大家停车都不容易。”

  

我来补充两句
相关文章
  • “红粉车族”忽略安全隐患 小玩意易惹祸端
  • 上汽日本五十铃联手造重卡 预计年产1万辆
  • 双赢的选择 北京吉普和三菱公司再度携手
  • 东风雪铁龙图谋龙腾-专访神龙商务部长吉哈
  • 要做世界第五--赴韩国现代报道之二(图)
  • 调查显示:中国2.5%城市家庭拥有轿车
  • 再帮你支一招--还有哪些车值得继续等(图)
  • 三菱在戴-克的“乐曲中”跳起中国舞(组图)
  • 英国研究表明:出租车司机大脑大于普通人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