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车美女 新车报价 情色短信 | |||
首页- 邮件- 短信- 商城- 搜索- 新闻- 体育- 财经- IT- 娱乐圈- 女人- 生活- 健康-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出国- 求职- 游戏- 校友录 |
汽车首页 新闻 查询 试车场 车文化 香车美女 购车指南 报价 贷款 二手车 车主手册 SUV 俱乐部 约会 |
图片欣赏 |
香车美女 | |
品牌车廊 | |
车展酷图 | |
360°观车 | |
豪华加长 |
精彩专题 |
福特皮卡历史回顾 | |
3.15汽车维权专题 | |
“新老三样”大比拼 | |
2002国产新车瞭望台 | |
家轿新星派力奥 | |
夏利降价后的服务 | |
降税与汽车价格大战 | |
入世后车价怎么降 | |
价格放开车价狂降? | |
国产家轿大战北博会 | |
|
|
我来补充两句 |
吉利“内阁”大换血 新任CEO透露上市内幕 |
作者:[ 赵云 ] |
“华晨跌倒,吉利走好”,李书福现在很不愿听这样的祝愿,至少不喜欢听关于他“退居二线”的说法,李书福用他刚刚学到的一个词“信息不对称”,来形容媒体对他的一些言论过分夸大或缩小对他造成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面对吉利的一些新变化,李书福更愿意把他比喻成新吉利孕育过程中的“阵痛”或者“胎动”,记者追问,他只说:“你看吧。” 新帅升帐 吉利现在很乱,一是探宝求经者络绎不绝,一是毛遂自荐者纷踏而至,自称应聘,记者可不必登记直入吉利办公楼,楼内有人在拖曳办公桌,也有人在相互介绍,李书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招兵买马,几个月下来,整个吉利集团已经调整到位了9位副总裁,四位总裁助理,而李书福也将自己放到了他认为自己该回的地方——董事长的位子。 刚刚上任不到半月负责品牌建设、办公室和法律培训的黄姓副总裁在介绍这些和他一样的新人时说:“这里有两位教授,两位硕士研究生……”两位教授是李书福聘任的董事会顾问,一位顾问已经在为整个吉利集团的智能部门的设置、人员配备提出意见,而两位研究生则是指集团和汽车公司总裁徐刚和柏扬,不过吉利的员工还在努力改口称他们为“CEO”,这在吉利集团还是一个新的称呼。 “董事长心情不是很好,他的二弟刚刚来过”。集团内的一位员工提醒记者不要过多地涉及兄弟分手之事,显然兄弟分家之事对李书福来之于他的集团改革,破旧难于立新,有人将他们兄弟间的合作称为“情分犹存,商缘已断”。 李书福将那些最早和他一块打天下的称为“从延安来的”,李书福承认,打天下难,那时候需要家族内亲戚兄弟的辅佐,现在治理“吉利王国”需要徐刚、柏扬这样的人。 所以现在大事小事,李书福愿意把徐刚当“挡箭牌”说:“找徐总吧,让他跟你说。” 徐刚已经打算把吉利集团改造成一个规范的股份制企业,但现在对徐刚来说有一点点麻烦,原有的董事会有十几个人,而徐刚还没有进入董事会,原有的董事会成员现在仍有在吉利集团任职,新的调整和人员的到位并不是十分顺利,“所幸,董事长的信心很足”,“对于原来的合伙人出资人,我们可能会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或者‘债转股’的方式,使他们持有吉利的股份并离开吉利现有的职位,这其中李书福仍旧占有绝大部分的股权”。 于是,很久以前,李书通早已离开吉利组建了自己的汽车公司,而原任集团总裁的李书福的二哥李胥兵虽仍担任原职但已无实权,原来的公司副总裁刘金良任“铭泰汽车连锁店”的经理,为柏扬所接替的缪雪中暂时停职求学深造,在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徐刚的“内阁政府”开始逐步走马上任。 施政纲领 徐刚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硕士生,投奔吉利前是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徐说他来吉利后首先关心的并不是他职业所敏感的财务报表而是人员履历,当他开始逐步完善中高层管理干部人选之后,一套“将会使吉利获得飞跃”近期规划公之于众,徐刚和李书福在谈到这个规划时把它称之为“180商战”。 李书福这样描述他5年后的情景:2005年销售轿车30万辆,销售收入180亿,利润10亿。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李书福以临海、宁波、台州路桥为基地构筑“台海战役”,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和技术改造,其中,临海年内投资4000-5000万,将现有3万辆产量提升到6-8万辆;宁波基地今明两年将投入1亿元将现有产量由5万辆提升到15万辆,两个基地23万辆加上路桥则刚好形成计划产能,李书福称它为“骏马计划”,意为在重兵把守之下,快马突出重围,不仅如此,李书福还制定了诸如“猎豹计划”、“雄狮计划”,李书福打算让吉利汽车成为猎豹的标志是在2010年,吉利的产量能达到100万辆。 “成也汽车,败也汽车”,李书福铁定了要干汽车,他宣称汽车销售额要占到整个吉利集团销售总额的2/3,实际上,吉利汽车现在并不赚钱,“刚够打个平手”,现在李书福的名下赚钱行业依然是摩托车与建材,这两个行业去年的进帐并不足以满足吉利在汽车上的投入,显然在集团之外,吉利需要解决汽车大投入绷紧的资金链。 徐刚认为江浙宁波、温州一带民间游资曾经是吉利开始发展的资金源,但这些分散而零碎的民间资本难以满足吉利巨额的投入,与国际金融财团和风险投资机构接洽在秘密地进行当中。而素以“无银行贷款”作为低成本扩张有效手段的吉利汽车也开始打算向“利息还算划算”的银行贷款。从集团内部运作使劲,是徐刚的另一个想法。按照徐刚的设计,除了摩托车建材和已经涉及的房地产旅游,吉利还将染指“功能性饮料”等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实现以副养主,以主带副走入吉利汽车的良性发展之路。“为了避免汽车拖垮其他赢利的行业,我们对其他行业的投资将不会超出整个集团投资额的40%”,徐刚果然是行内专家。 谋求出路 李书福显然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人,对于媒体关于吉利汽车是否会谋求“招安”的提法十分反感。但实际上李书福并不反对联合重组,在吉利的办公大楼里有李书福的一段“语录”谈及合作:“沟通与合作是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李书福反对的只是“招安”的字眼,这个字眼让李书福感觉有梁山草寇的感觉。 在联合重组的问题上,李书福有一些高论,如“在(自)主权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李书福并不认为合资是中国汽车的出路,他说:“现在,国内汽车企业离不开国外的大汽车公司,以找到国外大公司为荣。与外国公司合作,大家都说好好好,我也只好跟着说好,其实打心眼里讲,好什么好”,李书福认为“拿出一部分来,与别人在技术上、设备上、品牌上合作,可以;全部合作了,给你百分之几的股份,你什么都没有了”。 李书福能够坚持,这个坚持也的确赢得了同业和对手的尊敬,丰田中国公司首代服部尽管并不看好他的公司但仍旧请他喝酒,而另一个令李书福有些激动事情是一家来自的德国著名汽车公司派出中国代表与之接洽。 联合重组也许并非吉利的唯一出路,通过改制后的吉利正在谋求通过上市来解决资金困境。徐钢此前曾对外界透露,吉利集团打算于明年底以前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集资规模最高将达5亿元人民币。他称,吉利计划通过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或通过购买已上市企业的壳资源来实现上市;上市是吉利实现于2005年前扩张产能的举措之一。 有了上市这个远景目标,似乎不难理解,为何吉利会在最近几月内连续发生震荡,为何会有了李氏兄弟的分道扬镳和徐刚柏杨的加盟?不过,上市看起来似乎还很远,从“草莽英雄”变成正规部队充斥着风险,也难怪李书福有些悻悻然。 来源:[经济观察报] |
相关文章 |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