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内摆放了越来越多的“新”二手车。三年的、两年的,甚至一两个月的新车就出现在旧车市场。以至于不少打算买新车的客人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进走了旧车市场。但看过一圈后他们又犹豫不定了……
在北京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内,我们初步统计,市场上使用不到3年的二手车占到库存总数的15%以上,使用一年内的二手车比例也增加到5%以上,也就是说市场上库存量保持在100辆以上。这些车辆涵盖了整个旧车价格空间,10万元以下车型主要有奥拓、吉利、千里马、赛欧、派利奥、捷达、POLO等。10万元到20万元的车型主要有宝来、帕萨特、
威驰、中华等。20万元至30万元的车型主要是广州本田雅阁、上海通用别克、风神蓝鸟、进口欧宝、斯柯达等。30万元以上车型主要是:进口本田、丰田、尼桑、奔驰、宝马等。
这些车辆一般状况很好,行驶时间较短,相对新车原始价格有12%左右的价格差,如果再加上新车购置附加费、养路费、牌照保险等费用,这些“准新车”与新车的价格差距在20%左右,越是高档车价格差距越大。
表面上看这些车辆应该销路很好,但是市场上新车型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比较多,价格交叉现象比较严重,这就分流了一些二手车消费者。例如,2003年9月登记的二手两厢polo基本款价格在10万元左右,而西耶那1.3基本款新车全部费用为10万元左右,这就给消费者造成了两难的选择,如果再加上本身消费者对旧车的一些偏见和误解,那么旧车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另外一方面,如果旧车利润空间和周转时间不如新车降价空间和降价频率,那么赔本是肯定的。所以“准新车”并不是所有的旧车经纪公司都欢迎。
旧车行情都有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特点,老旧车型虽然单车利润低,但是周转时间快、需求多、占压资金小、风险小的特点很适合现在的“价格战”时期。所以一些旧车经纪公司专门从事这些二手车的中介,不仅是外地的消费者,北京的一些消费者也比较钟爱年龄大一些的旧车。因为这些旧车本身残值较低,使用性能也能够接受,再加上对新车价格的“观望”情绪,所以购买一辆“凑合”的二手车暂时代步也不失为一种“用车自保”方式。
不管是旧车经纪公司还是旧车消费者,出现的这种“喜旧厌新”现象也说明了汽车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旧车“小字辈”持谨慎态度是比较明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