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的经销商卖车人除了打牌之外,就是聊天。打牌是车市消停之后卖车人新添的打发时光的消遣方式,聊天是以前就有的,只不过聊天的内容由过去的相互比业绩变成了天南海北的乱侃。甚至有卖车者戏言,现在他们的牌技和聊天的水平就像一产品广告“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是当前车市的一个真实镜头。 不少企业和经销商纳闷,我们的价格降也降了,就是卖不动,有的甚至打出了“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的标语。这同样是卖车人的真实镜头。 同样不容忽视的真实镜头是,价格与国际接轨了,作为最大消费方的买车人的收入与国际接轨了吗?显然没有!更何况我们有相当汽车企业的车价还没有真正和国际接轨,消费者什么时候听到过奥迪说过奥迪价格与国际接轨的消息? 比如,本田的雅阁在北美市场售价约为2万美元,算上关税中国雅阁的价格也不能说高,但是北美普通消费者的月收入在3000美元左右,而我们的普通人有谁的月收入能达到这个数字。中国车市的价格应该按照中国人的收入水平来定,应该低于国际价格才正常。 企业总是不愿意听专家的真知灼见,专家刚说汽车行业是暴利,企业就赶紧跳出来说NO。其实呢,我们看到,在华增资动辄几十亿欧元或者美元的汽车巨头,在解释资金来源的时候说得很清楚,增资主要来自在华的利润。 当然,板子也不能完全打在造车的企业和卖车的经销商身上。比如,我们的消费环境还有待于改善,中国消费者养辆车子所交的数十种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税是国外的七八倍。 (周光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