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措施调整汽车产业结构,首次对异地建分厂严格设限,建立汽车产能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苗头已经显现,并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结构性过剩是主要问题
《通知》称,汽车工业在产能出现总量过剩苗头的同时,也存在着部分车型供不应求、生产能力不足的现象,因此,结构性过剩是当前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基本特点,也是当前汽车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7月1日,我国汽车行业已形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的整车生产能力约800万辆,在建产能约220万辆,陆续在今明两年建成后整车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辆。但2005年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71.5%。从市场需求看,200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消费增长趋于平稳。发改委预计今后几年,消费需求增长将会保持相对稳定。按照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十一五”投资计划,2010年规划产能将大大超过预期的市场需求,如不加以引导,潜在的产能过剩将会变成现实。
发改委方面认为,我国汽车工业还存在着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集团竞争优势不明显等问题。
据了解,关于这次的调控措施,早在今年3、5月间发改委就曾向业界征求过意见。当时,发改委表示,各地确定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超出中央总目标1?觸2个百分点,因此决定对拉动GDP增长的地方汽车投资热进行限制。
六大措施调控汽车产业
《通知》明确列出了调控汽车产业的6项具体措施,包括控制新建整车项目,适当提高投资准入条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自主品牌产品;推进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重组;支持零部件工业加快发展;建立产能信息监测制度,指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完善对国有汽车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内容。
《通知》对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异地建设分厂首次提出明确要求: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上一年汽车销售量必须达到批准产能的80%以上。
《通知》还要求省级发改委建立或委托专门的机构,收集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汽车工业投资情况和相关数据。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上报本企业现有产能、在建产能及规划产能情况。国家发改委经过分析、汇总,将定期向社会发布有关汽车产能利用率的信息。
此外,《通知》表示,国家有关部门将制定具体配套政策和相关标准,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汽车产品结构升级。
发改委工业司车船处负责人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这个时候出台通知,主要是审批程序已毕。至于上半年业界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争论,该人士称和《通知》无关。
■重点解读
销量低于产能80%不得异地设厂
在日前日发布的《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中,最硬性的一条规定就是:现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异地建设分厂,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上一年汽车销售量必须达到批准产能的80%以上;原建产能未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上一年汽车销售量应不低于:轿车10万辆,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5万辆,多用途乘用车(MPV)5万辆,其他乘用车8万辆;重型载货车1万辆,中型载货车5万辆,轻型货车10万辆,微型货车10万辆;大中型客车5000辆,轻型客车5万辆。
事实上,在今年3月,国务院曾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首次明确我国汽车业目前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现象。该通知发布后,国家开始提高对新建整车企业、跨产品类别投资的门槛。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发改委的调控目的有两个,首先就是限制地方政府对于小型汽车公司的投资,另外,就是整体规划大型汽车公司的新增投资项目。据了解,发改委从去年开始就介入了汽车产能过剩的调查中,北京现代第二工厂以及天津丰田的第三工厂因此直到不久前才获批。这一硬性指标为大力扩张中的汽车企业设置了门槛。
吉利的众多生产基地就可能被卡在这一条款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北京车展期间曾叫屈:“吉利要到全国其他地方建分厂,现在不批准,而外国的汽车公司到中国的其他地方建分厂快得不得了。”不过,昨日吉利集团董事杨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改委的这个通知不会影响到吉利的生产基地的建设,比如宁波生产基地当年报批的产能是5万辆,现在早就饱和了。现在在用的四大基地都基本饱和,其他的基地还在建设过程当中。”
虽然企业大多对发改委《通知》中控制异地设厂的规定表示了积极态度,但是第三方的业内评论人士却给出了不同意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分析人士说:“这样的《通知》颁布只能看出发展国内汽车业‘叶公好龙’的态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汽车业,但当汽车需求这条‘龙’真正出现后又害怕了。然后采取的简单方式就是抑制产能。
结果是外资纷纷奔向印度,如雷诺,同时内资又得不到充分发展。目前国内轿车销售超过10万辆的汽车企业也就十多家。事实是有效产能不足,政府对市场的估计不足,目前汽车消费信贷还没有放开,一旦放开将会有更大需求。”
另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发改委对企业在哪里投资,哪里建厂进行控制,事实上就是控制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自由流动才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已经是趋势,没有产能过剩就没有洗牌,现在的汽车企业已经越来越理性了,成为上市公司以后也受到股东监督,没有必要再出这样的条款来限制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此外,对合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一刀切也是不负责任的。”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