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VC投产奔驰三款新车
2006年12月下旬的一天,由台湾中华汽车投资的福建东南汽车经销商们,突然接到了来自台湾中华汽车的通知,称“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英文简称DCVC)将很快获得批准成立。
12月27日,戴姆勒-克莱斯勒轻型汽车公司终于获得国家商务部核发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书,完成了所有的审批程序,获准设立。
DCVC由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简称戴-克)、福汽集团和台湾中华汽车在大陆共同投资组建,三方股比分别为50%:33%:17%。
DCVC项目公关负责人林英姿告诉记者,DCVC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最晚将在2007年底或者2008年年初投入生产。
在产能方面,整个项目将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总投资1.88亿欧元,其中注册资金1.6亿欧元,形成4万辆奔驰轻客的年产能力;未来将视其市场情况,将产能扩展到6万辆。该项目在福州闽侯青口已经预留了66.67公顷土地,其中一期的33.33公顷2003年上半年开始了“五通一平”建设。
在产品方面,公司将首先投产奔驰VITO、VIANEO、SPRINGTER3款车型。其中VIANEO为投产的第一款车。此外,一款比VIANEO略小,比菱绅(菱绅新闻,菱绅说吧)略大的MPV也有望在DCVC生产。该基地产品规划主要以MPV为主,不涉及轿车。DCVC获得的是商用车的生产牌照,因此并不具备生产乘用车的资质。
在市场渠道方面,由东南汽车代工生产的“大捷龙”将以道奇品牌出现,所以DCVC将建立单独的销售渠道,第一批经销商在20家左右,东南汽车既有的经销商将优先考虑。此外,东南生产的“大捷龙”还将出口到韩国、东南亚、台湾等地区。
在管理架构方面,DCVC董事长由福汽集团董事长凌玉璋出任,总经理则将由戴-克一方派出,统管各个方面,台湾中华则主要负责整车的制造和销售,而福汽集团则将派人主管财务和采购。
台湾中华人士表示,台湾中华和福汽集团希望通过东南汽车的代工和DCVC方面的合作,最终能够将奔驰或者克莱斯勒旗下的轿车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审批一波三折
DCVC计划2001年初就成型,在审批过程中,可行性研究在2004年10月底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准。此后三方均认为最终获批组建合资公司在即。
“当时公司告诉我们很快将通过审批,预计2005年就将有产品投入市场。”一位经销商回忆,他所在公司当时被选为DCVC项目的首批经销商。
这一合资项目在得到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准后一直处于紧张建设之中,与该项目相配套的东南汽车24家配套厂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项目一期500亩用地的填土工程已接近尾声。
然而DCVC项目生不逢时,审批在即赶上国家宏观调控,为解决汽车产能过剩问题,对于汽车新项目的严格审批不幸波及DCVC。2005年年底,该经销商第二次接到公司通知,称DCVC项目将在当年年底或2006年年初获得批准。但是这一估计后来被证明当时太过于乐观。
2006年3月30日,欧盟、美国和加拿大三方向WTO提起申诉,称中国政府出台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违反了WTO规则,等于变相歧视进口零部件。戴-克集团被牵涉其中。
当时业内猜测,DCVC项目迟迟未获批准,可能与此相关。
虚惊了多次之后,上述经销商对于去年12月中旬的这次通知仍旧报着一丝怀疑,直到1月1日,公司正式对外通告才放下心来。
戴-克完成中国布局
戴-克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早在20多年前,戴-克就闯入中国,和北汽集团联姻成立了北京吉普。
随后在商用车的中国布局中,戴-克与北方奔驰、亚星奔驰、厦门金龙、安徽安凯等公司存在多种合作或关联。此外,在与三菱的分分合合中,戴-克和三菱在各方面存在着很多瓜葛。
如今各家企业的市场表现,并未给戴-克带来太多的实际效益,其间各家与戴-克之间欲断欲合式的纠缠,则让戴-克受困于国内的战略布局。
从2002年开始,戴-克开始在国内进行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希望能够从当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戴-克在北美市场的困境使得其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市场,因此调整布局显得更为急切。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戴-克努力终于获得成果,几经坎坷的布局调整终于初步成型。
在乘用车方面,戴-克目前的布局是:在北京生产奔驰品牌的高档轿车和“克莱斯勒”品牌的中高档轿车,在福建投产奔驰轻型商用车,并在东南以代工的形式生产“道奇”品牌MPV。同时委托奇瑞代工生产小型车出口欧洲和北美市场。
在商用车方面,解除了和扬州亚星的合作后,携手北汽福田生产中重卡、福汽集团和台湾中华生产轻型客车,并准备出口到亚洲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