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注意到,比亚迪自主品牌轿车F3成功上市,并在竞争激烈的家轿市场受到青睐。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11月,比亚迪F3( 报价; 图片)销售已突破5万辆,其中1—9月比亚迪F3累计销售36725辆,同比增长276.13%;而在电动汽车、模具制造、发动机等领域的研发,比亚迪同样引人瞩目。
“我不相信我们中国人造不出顶级的汽车。”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不止一次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而市场对比亚迪汽车的认可与期望,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比亚迪永不退出汽车业!”
从“代工”走向“自主品牌”
“正是由于进入了汽车领域,比亚迪才真正走上自主品牌的经营之路。”对于汽车与比亚迪,王传福曾做过这样的评价。
比亚迪造汽车是个新手,但在电池业却是一个让全球竞争者尊重的对手————它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从20个人起步,发展成为竞争力强的国际电池大王,现在,每3部手机中就有1部用的是比亚迪的电池。而对于汽车的选择,让习惯于做幕后英雄的比亚迪真正走到前台,并完成了从“代工”向“自主品牌”的转变。
2003年1月,比亚迪耗资2.96亿元收购秦川汽车制造厂77%的股权。当时的秦川汽车厂基本上靠组装奥拓车维持生存,其生产的“福莱尔”汽车在2002年只售出1.7万辆。
但资本市场并不看好这个投资,就在正式收购秦川汽车的第二天,比亚迪股价从18港元急跌至14.45港元。面对投资者的质疑,王传福并未动摇自己的决心,在他看来,中国有几千万摩托车用户、数亿个自行车用户,在未来5到10年,他们或许就是汽车用户,这个市场大得惊人。
厚积薄发的“培土工程”
面对火爆的车市,比亚迪没有只想着卖车,而是首先确立了发展思路,通过内部调整和资源整合,在关键技术研发、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
曾代表公司最早入驻秦川汽车厂的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告诉记者,从切入汽车行业开始,比亚迪就确定了打造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通过近3年努力,这一战略优势正逐步显现。
在进军汽车业的第一年,比亚迪就收购了北汽集团旗下的模具公司,组建了北京比亚迪模具有限公司,使比亚迪成为国内第一家能独立完成轿车整车模具制造的生产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模具制造中心之一。
同年4月,上海比亚迪汽车研发中心成立,这个设有20多个项目攻关组的研发中心,分别从事着比亚迪系列轿车车身、汽车电子、安全装置及电动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半年内就成功申报100多项国家专利。随后,比亚迪成立了上海汽车工业园,不仅建立起构架齐全的汽车研发体系,还建造了第一个由国内民营汽车企业出资完成的高等级汽车检测中心。
夏治冰说,作为汽车业的一个新兵,比亚迪必须先把土培得厚一点。为此,比亚迪先后投入十几亿元用在这些“培土工程”中。
做执著奔跑的“袋鼠”
作为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比亚迪汽车选择的是一条自主创新道路,按照夏治冰的概括,就是比亚迪汽车发展的“袋鼠模式”———
袋鼠有两条强健有力的长腿,比亚迪踏实地打造好自己的“长腿”,就可以像袋鼠那样起跳得高而远;比亚迪可以像袋鼠那样,通过“育袋”稳妥地培养出新的产业或产品,并由此达到企业的发展与传承;更为重要的是,比亚迪依靠在IT业的实力与经验,像袋鼠一样执著于自我的奔跑。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等于没有了奔跑的长腿,注定无法跑快、走远。”夏治冰告诉记者,比亚迪历来重视自主研发,特别在汽车产业方面。公司汇集了3000多名优秀工程师,6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自主研发。
要做袋鼠型企业的比亚迪在成功推出F3轿车后,又把目光放在了更远的硬顶敞篷跑车F8、电动汽车等项目上。夏治冰说,在市场竞争中我们深深感到,奔跑速度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比亚迪汽车要做的,是沿着自己的方向,不断地加速。
“汽车业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只要你一进入,面对的就是国际化的竞争。”在新的挑战面前,王传福的话让人振奋:“作为中国民族汽车制造业的一员,如果不能在这个领域内改变目前比较落后的民族汽车工业现状,我们将羞愧难当。”
(责任编辑:唐玲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