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汽车界似乎还未从上一年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回顾过去的一年,既没出现2004年的“黑五月风暴”,也未出现2005年的“年末突击销售”,销量平稳的增加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北京车展升“A”都是利好消息。
其实,“瓶颈说”早在2005年的上海车展期间便被提出。在上海华普发起的“名家汽车文化论坛”上,就有著名作家指出:虽然中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也将成为汽车消费大国,但由于中国缺乏与之相应的汽车文化,在文化观念上还没有做好汽车进入日常生活、平民生活的准备。没有汽车文化的依托,中国的汽车大生产和大消费会带来大的社会问题。
时隔近两年,瓶颈至今仍未有突破的迹象。相反,“汽车文化滞后”引起的瓶颈危机引发的各类问题却日益增多,寻求破解之法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破解难题,必须从现象分析入手,中国汽车文化有关的怪相主要表现为:
“鼓励消费”与“限制使用”的悖论
由于中国汽车生产的迅猛发展,使促销成为横亘在各大厂家面前的问题。而汽车对其他消费领域强劲的带动作用,也让很多职能部门对鼓励消费乐此不疲。从“减免手续费”到一些厂家的“内部特价车”都是其直接的反映。表面看鼓励消费似乎是全社会都在努力;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不合理、建设的滞后造成的拥堵、公用设施缺乏引发的停车难;人车路权不明晰导致的事故责任认定难……这一切已经影响了相当大一批人的购车信心。“鼓励消费”与“限制使用”这一悖论的存在,极具“中国特色”。
“个人觉悟”与“政府作为”间的博弈
在“中非论坛”期间,北京的“无车日”曾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有某些有觉悟的车主自发地提出“无车日”,抑或是政府强行规定,把特定日期作为“无车日”。从根本上而言,对解决因车多造成的社会问题均属“治标之举”,更不用说后者还于法有违。以什么样的法律或政策,去鼓励人们少用汽车,这才是充满行政智慧之举。“费改税”是很好的尝试,可惜至今仍难以实行,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怪相:提倡“无车日”的觉悟者,一方面要承受不使用车的不便,另一方面还要额外支出与用车者相同的养路费用。提倡汽车文化,在道德层面鼓励觉悟者固然重要,但必须警惕某些人把这作为行政不作为的“遮羞布”。
公众舆论与厂家利益间的角力
“车价”与“汽车质量问题”是几年来媒体与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很少有人会考虑,这两个问题互为表里。当一辆新车上市时,媒体及公众注意力往往放在车价而非性能质量上,“定价第一”已成为某些厂家生产新车的“准则”,为了获得有竞争力的价格,在成本较几年前上升的大形势下,牺牲质量也在所不惜。而一旦问题出现,厂家往往不是先查问题何在,而是马上大搞危机公关,力争模糊公众视线。公众舆论———厂家低价———牺牲质量———出现问题———控制舆论已成为一个怪圈。“质优价廉”固然是消费者的理想,但现阶段,提倡“质量第一”同样刻不容缓。
以上只是关于汽车文化宏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如不从深层次上解决这些问题,则瓶颈不仅无法突破,而且将大大影响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提高公众觉悟那么简单。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