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购车资讯 > 消费环境

消费和谐 影响汽车消费和谐的十大因素


  今年3·15的主题是消费和谐。在汽车消费领域,由于汽车三包政策长期缺位、厂家的强势地位以及售后服务不规范,导致大量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买车有时成了噩梦的开始,修车带来的烦恼可以说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去年本报汽车周刊以《汽车三包不是万能药》发表评论,可是等了一年,汽车三包还是没有出来。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把汽车消费过程中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告诉大家,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多一个心眼,不要上当受骗。

  ★购车环节

  1.“超值礼包”水分多

  案例:王小姐买车时选择了商家赠送的号称“千元大礼包”,里面主要包括车内的装饰等五六件东西,让她觉得非常划算。可使用时才发现赠送的地胶、脚垫等散发出强烈的味道,以至于在车内待久了就头晕、头痛。经朋友提醒才知道,就是这“千元大礼包”里面的劣质产品惹的祸。例如很多商家经常赠送汽车装饰用品贴膜、地胶、坐垫等,这里面的水分是最大的。好的装饰用品可以上千元,可廉价的全套下来也不过几百元。由于价格差距大,质量参差不齐,劣质的车内饰品还会造成车内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到乘客的身体健康。

  专家观点:亚市总经理苏晖建议,遇到商家推销大礼包的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问为什么这个大礼包值这么多钱?如果不要大礼包的话,是否可以将同等价值折算到车价里面去?很多情况下销售人员都会回答折不了,或者只能折远低于其之前声称礼包的价值。这样一来,这个礼包的水分就明明白白了。或者消费者也可以事先在市场上了解清楚礼包内的东西基本价位如何,然后再看到商家递上的大礼包时就不会头脑发热了。

  2.加价销售

  案例:春节前,小张急着买辆新车过年,千挑万选终于锁定了一款上市不久的明星车型。然而去买车时,却被销售人员告知,货源紧张,要想年前提车必须加价2万元,而且这多给的2万元还不会开到发票上面。

  分析:加价销售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特殊产物。尽管由于厂家目前产能提升都比较快,加价的声音会消失一阵子,但只要有新畅销车型上市或即将上市,加价销售就又蠢蠢欲动。

  专家观点:苏晖建议,遇到有商家加价销售的时候,消费者可以直接去工商局投诉。高于厂家指导价销售这已经是违法行为了,完全可以走法律途径解决。一些厂家往往以新品投产初期产能没跟上,供货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借口,商家就趁机加价销售,心急的消费者往往容易上当。实际上加价销售的周期非常短,消费者只要再坚持一下,等车的产能提上来了,经销商也就没理由加价卖车了。现在市场上可选择的车型比较多,消费者也不要认死理,多看看多挑挑,也就不会助长加价之风了。

  3.品牌销售让消费者购车范围缩小

  案例:去年小王在一家汽车经销商处看好了车型,价格也谈得差不多了。可是年后再去准备买车时,经销商告知由于没有被厂家授权,现在开不出正规的卖车发票了。让原本想就近购车的小王白忙活一场。

  分析:关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仍需要不断完善,两会上也有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专家观点:苏晖认为,品牌销售唯一的结果就是让消费者买车多花钱。原本具有经营成本低、品牌齐全的市场经销商在品牌授权的限制下失去了大部分的竞争能力,厂家和授权经销商垄断了汽车销售渠道,消费者不得不去装修豪华、经营成本高的厂家授权经销商处购车,费用自然也就不低了。苏晖表示,如果在销售渠道采取垄断,只能让汽车行业做大而无法做强。

  4.“一条龙服务”反添麻烦

  案例:刘先生买车时贪图价格便宜在经销商处办理了“一条龙服务”,由经销商代办上牌、买保险、缴费等项目,车价还能再优惠3000元。省了自己办手续的麻烦,还能减车价,刘先生觉得这“一条龙”确实服务到家。结果没想到几个月后车子被别的车剐蹭了一下,刘先生将车开到店里走保险程序。没想到几天后提车时发现车子根本就没认真修理,仍然看得出明显的剐蹭痕迹。与经销商理论,商家解释保险公司赔的钱就修成这样,再看买的保险公司名称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而已。刘先生这才后悔做了这不明不白的“一条龙服务”。

  分析:对于“一条龙服务”的诟病流传已久。商家不做赔本的买卖,“一条龙服务”省下的钱自然还得从消费者身上掏。由于“一条龙”包含的项目比较多,因此消费者很少仔细察看,往往就让商家钻了空子。有的商家通过上不正规的保险为自己挪钱,有的商家在“一条龙服务”中强制消费者购买价格不低的劣质汽车装饰用品。

  专家观点:建议消费者在签订购车合同时仔细研究合同内的条款和“一条龙”的服务内容。已经有这么多消费者上当的案例在先,大家在购车的时候也就尽量少选择类似服务,在各项交费时勤快点亲自操作,免却后顾之忧。

  5.最低价位没车买

  案例:刘小姐看中了某款小型车,最吸引她的是厂家号称该车最低售价仅在3万元以内。但到经销商处看车后才知道,这款最低价位的车厂家根本没生产,想买也买不到。于是几经挑选,刘小姐最终以高出3万元的价格买了较高配置的同类车型。

  分析:这种低价车的噱头摆明了就是忽悠消费者的,先用低价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再用没货逼消费者买高出最低价位的高配置车型,厂家可谓是一举两得。

  专家观点:苏晖建议,使用低价车招数的车型往往配置种类非常多,而且最低价那款车配置非常低。消费者在选车时不要一味只看低价,多看看车型配置就能识破厂家的花招。比如之前一款低价车,该低价车型竟然连空调都没有,这样的配置当然不可能有购买的必要了。或者在看车前可以电话咨询经销商,提前了解有没有低价车可买。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斳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苏晖 | 冯先生 | 邢先生 | 徐亚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