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愚人节,无汽车厂家宣布降价。之后的4月2日,东风标致宣布启动“值得信赖的狮子”活动,对旗下10款车型实施价格调整,最高降幅达1.9万元。同一天,吉利发动“吉速行动”,宣布旗下4大系列12款车型降价,最高降幅达7000元。
愚人节前一天的3月31日,东风雪铁龙宣布富康、爱丽舍全线降价,最高降幅达1.7万元。3月份,汽车降价“你方唱罢我登台”,先后有东南汽车、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天津一汽、东风日产等多家企业宣布公开降价。
谁是下一个宣布降价的企业?在汽车价格的“多米诺骨牌”轰然倒塌之后,降价潮将波及多大的范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由厂家宣布公开降价,并形成连锁反应。这样的景象只有2004年的降价潮能与之媲美。2004年6月份北京车展前后,由南北大众联手降价引发的降价潮将汽车市场带入低谷,汽车价格的信任危机加剧了持币待购的蔓延,并诞生了一个新的词汇——“黑色6月”。
3年后的今天,汽车市场会不会重蹈覆辙?
已经有业内人士提出,此轮降价中,南北大众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2004年如出一辙,因此会产生与2004年同样的市场结局。但记者采访了诸多人士,却得出了迥然相反的观点。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几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此轮由厂家主导的降价对市场几乎没有影响,因为早在降价前,或者更久远的去年,汽车的实际销售价格就已经与目前厂家宣布降价后的价格同步了。“之前的汽车销售只是罩了一层薄薄的纱布,现在不过是把它摘了下来,以真实面貌出现罢了。”一位姓陈的经销商这样对记者说。
与2004年汽车企业主动出击的降价潮不同,今年3月份以来的降价潮更多是一种被动的市场妥协。2006年是国内汽车业的丰收年,高昂的市场销售业绩令人振奋。然而,这个好成绩除了需求旺盛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经销商大幅降价促销,强力拉动销售,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暗降”。
基于厂家较高的市场预期,在一线销售中,实际销售价格与厂家市场指导价的差距越来越大,来自企业的官方报价已经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态。于是,最近一段时间里,我们看到了来自企业的公开降价。然而,这样的降价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销售呢?
上海大众的一位经销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一个企业能否突出重围,获得市场的主动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策略:一是能够科学地分析市场,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二是制定积极的价格策略,而不是被动的回应市场。
这位经销商说,近年来,汽车企业一味扩大销量,追求高增长率。一个事实是,经销商卖800辆不亏损,价格能保持相对的稳定,但销售1000辆就无利可图。经销商互相压价,把市场搅乱,逼迫企业想尽办法降低成本,谋求降价,陷入恶性循环。如此,直接的后果是在企业本身没有能力降低成本的时候,只能偷工减料,降低车辆品质,吃亏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而且是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他说,目前,企业在调整价格的时候,多数是一种被动的心态,而不是一种主动的策略。来自市场的压力太大了,价格就往下挪一挪,能扛则扛,能拖则拖,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所采取的降价措施对市场的拉动力不大,根本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市场策略只能是等待“温水逐渐加热,到了快要煮沸的时候,企业也失去了奋力一跃的能力”。他认为,汽车市场如“狭路相逢”,只有勇者才能生存下去。他说,普桑如果能直接拉到5万元,我们的销售就整体盘活了,但厂家现在下不了这个决心,等市场需要这么做的时候,可能也就失去战机了。
从最近一轮的降价看,企业的力度都不小。一位同行对记者说:“这样的降价策略如果能提前一年半载,这些企业哪会像现在这样被动。”
事实上,有勇气面对市场,获取主动权的企业也有不少。在国内市场上一直不温不火的长安福特在推出福克斯的时候,采取了低价入市的策略,至今供不应求。华晨汽车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将尊驰直降4万元,推出8万元的骏捷,一举扭转局势,受到消费者追捧。奇瑞汽车在一系列降价策略之后,年初推出4款低价位轿车,月销量一度突破4万辆,超过南北大众,获得了“冲天”的人气。
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汽车降价不仅仅是学问,更能体现出一个企业的勇气、胆略和智慧。“温水煮青蛙”,唯一的结局只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死掉。那么,趁现在水温还不是太高,为何不能凌空一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