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汽车周刊》报道了武汉70%的经销商亏损的消息。随后,不断有读者和经销商来电,或质疑经销商的说法,或表支持。
那么,在销售形势被普遍看好的情况下,武汉经销商到底缘何亏损?是谁推倒关乎经销商命运的“多米诺骨”?本报记者深入剖析经销商的亏损原因,以明真相。
厂家盲目布点
“厂家盲目布点是我们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李冰说。李是某汽车销售代理公司的总经理。他说,他代理的这个汽车品牌在武汉有三家店:武昌、汉阳、汉口各一家。在他看来,3家店相对于武汉的汽车消费能力,显然是多了。
武汉800万人口,72家4S店,相比于广州1200万人口,200多家4S店不算多吧?
李冰认为,在现阶段,轿车仍然是奢侈消费品。不同城市由于经济发达程度和消费能力的不同要区别对待。
据政府公开发布的数字,武汉市2006年在岗职工月均收入1820元,全市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年均收入19759元。2006年武汉市人均可支配余额12359元。同年广州市人均可支配余额19850元。
“厂家高估了武汉市场的购买能力,布点太多。顾客总是比来比去,在各经销商之间挑起价格战。”李冰说:“我们同样的品牌在上海一家店一个月可以卖300台,而我们这里最好成绩不超过120台。没办法,经销商为吸引顾客只有拼命压价,现在我们是卖一台亏一台。”
据了解,一般汽车品牌在武汉都有3个或者3个以上的4S店:东风标致3家店,东风日产5家店,上海大众3家店,东风雪铁龙8家店,东风悦达起亚3家店。除了少数好品牌外,其他品牌的布点大多让经销商感到不满。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