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期,海马汽车用方头方脑的老马自达323敲开了实惠型家庭轿车的大门,然后在2004年前后,凭借引进2000年亮相的马自达Fmilia,又在私人用车市场着实火了一小把。再后来马自达“移情别恋”和跑去长安汽车合作生产新车型,海马汽车并没有沉默,把成熟的福美来雕琢了外观和内饰,引入一台和Mini沾边的1.6L发动机,推出了2代车型。
海马的运气真好,2代车型又引来一大批拥趸。现在海马打着自主大旗的海马3也登上了国内车市的舞台,海马汽车表现出“人丁兴旺”的态势。
海马3,这个名字看来是让海马市场部很费了一下脑筋,应该通过搜索引擎“马3”就可以搜到它。看到这个名字,既让我们明白了这是海马新的一代车型,而且能让90%的人联想起Mazda 3。从上海车展开始,关心自主车型的人们都开始看好它,有人说海马3会凭借“锐动”的外形和诱人的价格,成为海马的黑马,不过这年头要当黑马没点真功夫是不行的,海马3的内涵到底如何?这就是我们想探讨的问题。
基于Fmilia的车身平台
地球人都知道当海马汽车别了Mazda后,后续车型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海马汽车现有的车型平台只有上一代的马自达323,也是Mazda Fmilia的平台技术。而马自达323的换代车型就是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的Mazda 3。
在海马3上市前我们也没有海马汽车花费重金开发或者购买新技术平台的消息,由此可以肯定的说,海马3技术一定还源自Mazda Fmilia平台。
先看看车型的几个基本数据,这些能说明一点问题。
车型 |
海马3 |
2004款福美来 |
Mazda 3 |
轴距 |
2607mm |
2610mm |
2640mm |
前轮距 |
1464mm |
1470mm |
1530mm |
后轮距 |
1460mm |
1470mm |
1515mm |
从数据的差别来看,海马3和2004款飞福美来最接近,轴距只相差3mm。而轮距的差别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偏距的轮圈来弥补。而海马3的底盘关键数据来收同全新的C1平台的Mazda3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关于悬架系统我们也可以进行一番对比,这样也可以看出海马3的技术含量。
车型 |
海马3 |
2004款福美来 |
Mazda 3 |
前悬挂 |
麦弗逊式带稳定杆 |
麦弗逊式带稳定杆 |
麦弗逊式带稳定杆 |
后悬挂 |
E TYPE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
TTL双天梯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
多连杆式 |
对于前悬架没有多说的。都是使用FF车型最常用的麦弗逊式悬架。海马3的前悬挂的下摆臂,看起来和福美来完全一样。
对于后悬挂五花八门的叫法,可以完全不用理会。海马3和福美来的悬挂的结构比较相似,后轮由多根横向、纵向控制杆连接,从而保持车轮的位置和上下跳动的空间。这样的后悬架能带来更好的弯道操控性和稳定性,加上防倾杆后对侧倾的控制也更好。这也是海马从马自达那继承来的传统,就连现在的Mazda 3都保持了这样的基本结构,只是从具体部件的布置和调校上有些不同。
海马3从福美来那基础了基本的车身结构,但海马的工程师会怎么要调校车辆的悬挂、转向特性,这需要通过试车来探寻。
成熟但不先进的发动机技术
老的福美来本来有两款发动机,他们都是来自Mazda 发动机的技术。1.8L FP系列发动机,一款是技术比较先进的ZM系列发动机。1.6L的发动机是散件东安组装的,1.8L的是原装总成两款发动机都是马自达在2000年左右的技术。升功率都在50kW/L左右。1.8L的发动机后来由于销量不如1.6L的产品,加上马自达离去,就从海马的配置单上消失了。随着海马3的出现,我们有看到了一款1.8L的发动机出现在海马的配置单上。它的名字是HM483Q,让我们来具体看看它的一些情况。
|
海马HM483Q |
Mazda FP |
排气量 |
1839 cm³ |
1839 cm³ |
缸径 |
83mm |
83mm |
应用的技术 |
双顶置凸轮轴、直列四缸、16气门、VIS可变惯性进气系统 |
双顶置凸轮轴、直列四缸、16气门 |
功率 |
91kW/6000rpm |
91Kw/6000rpm |
扭矩 |
160Nm/4000rpm |
160Nm/rpm |
虽然HM483Q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海马汽车的标准,但无论从发动机装饰罩外形和缸径、排量上看看,他们都存在很大的相似度。这款发动机,拥有现代发动机的基本特质DOHC、双凸轮轴、16气门。不过除了有可变进气道技术以外,还是没有看到如:VVT,双VVT、缸内直喷等比较先进的技术,而50.5kW的升功率在国内还算说得过去。但输出的扭矩只处于1.8L发动机中的一般水平。而最大扭矩输出的转速偏高,要把海马3开的激情四射,就需要舍得踏油门了。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