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汽车政策新闻

告别伪劣车膜《玻璃安全膜标准》将出台

  给新车贴膜几乎已经成为每个买车人必选的汽车装饰项目之一。特别是随着夏日骄阳的日渐猛烈,贴膜市场更是一片热火朝天。然而,一旦消费者挑选不慎,贴膜不仅起不到防护的作用,反而将适得其反。

  记者从中国标准化协会技术部获悉,针对汽车玻璃贴膜的技术规范即将送审,这意味着汽车贴膜市场将设立技术门槛,实现对这一年上百亿元的市场“正本清源”。

  数千品牌让人眼花缭乱

  街头林立的大小汽车美容装饰店早就成了城市一道另类的风景,而汽车贴膜则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因缺乏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中国的汽车贴膜行业一直处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

  正宗的大品牌搞不过假冒伪劣,这是汽车贴膜市场的现状。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国内汽车安全膜市场,80%到90%都是劣质产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市场共有2400多种安全膜品牌,几乎所有品牌都声称自己是国外某品牌的授权经销商。然而,国际窗膜协会公布的资料显示,具备生产安全膜资格的企业全世界只有威固、龙膜、ACE、3M等11家企业,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它们共拥有20多个品牌。这一权威报告把中国市面上现存的安全膜品牌推到了信誉和质量危机的关口。

  某汽车美容店经理向记者透露,“很多劣质车膜其实是小作坊用塑料薄膜制成的,如果再简单一些,甚至在家里就能完成作业。其所含的挥发性物质如苯、醛等会损害人体健康。”据了解,这些小作坊一般分布在南方一些城市,三无产品贴上国际大牌,堂而皇之地上市销售。

  从几百到上万价格迷雾重重

  有媒体报道,成本只有98元的汽车防爆膜,商家敢向车主要价1万多元,当然,不是所有商家都有如此胆量狮子大开口,但给一辆车做贴膜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却已是业内皆知的事实。

  在杭州某汽配市场内,一家装饰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一辆轿车的贴膜(前风挡、后风挡、侧窗),同一品牌不同颜色贴膜的价格在1000元到8000元之间。在距离这家店不远处的一家汽车4S店,销售人员给记者报出了10余种品牌,并称分别是从美国、加拿大、韩国进口的,价位分别在500元到6000元不等。“如果不含前风挡,普通贴膜价格最低只要500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某些标着相同牌子的汽车贴膜,在不同的店也是价格迥异。而消费者由于无从得知各类车膜真正合理的价格区间,只能在商家的胡吹海侃中掉入陷阱。

  “其实汽车贴膜进口的成本不过1500~2000元/套,国产成本不过300~400元/套,但贴上美国标签,仅一张前挡玻璃的贴膜价格就高达2000元。”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贴膜市场上假冒伪劣占9成以上,大多是冒充美国进口贴膜,一套贴膜利润最少100%,能说会道的店主300%利润都能实现。

  选了劣质膜会有安全隐患

  事实上,汽车贴膜如不适当,不仅是一层“无效膜”,而且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如果膜质量不好,车身就像蒙上了一层纱,从车里往外看,有些模糊,看久了容易引起眼部疲劳,如果是在夜里或雨天行车,就更不安全了。”某汽车美容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国际窗膜协会的规定,安全膜必须具有单向防护的功能。也就是说,在贴了一张厚度不足0.2毫米的安全膜后,可以将玻璃的强度提升100倍以上,外部可以抵御强力度打击,在车内却可以很容易就将玻璃击碎,方便车主遇险时逃生。但如果安全膜不合格,则效果正好相反,一旦遇险,会成为逃生时的阻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汽车隔热膜透光率最高的是74%,如果有太阳膜称自己的透光率超过74%,那肯定是虚假宣传。此外,现在很多商家对外宣称贴膜隔热率超过90%都是骗人的——消费者现场看到的隔热仪演示,都是做过手脚的骗人道具,显示的隔热数据其实不过是太阳波场中某一点的红外线阻隔率,根本不是全部隔热率或者全部隔红外线率。

  “行业标准”能否正本清源

  “我们被假冒膜害苦了。”记者联系上美国某安全膜浙江总代理的胡女士时,她正在为贴膜市场的鱼龙混杂而头疼。

  但这一局面不久将会改变。记者了解到,中国标准化协会正在着手制定国内首部汽车贴膜的行业标准。《玻璃安全膜标准》将参照国际最高水平,重点锁定单向防护、安全防护级别以及前挡膜的透视率三个方面。

  中国标准化协会技术部主任张秀春表示,目前,汽车玻璃贴膜技术规范已经形成送审稿,准备6月末、7月初送审,很可能将在近期通过并尽快出台。

  “尽管这还只是行业内部的技术规范,但已经为实施行业自律行为提供了条件,即清理掉相当一部分假冒伪劣、技术低劣这些行业中的‘害群之马’,确保汽车贴膜行业的健康发展。”张秀春说。

  业内人士预计,一旦标准出台,国内玻璃贴膜市场将面临一场洗牌,贴膜市场将向大品牌集中,2400个品牌中的绝大部分将被淘汰。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这个标准只是行业标准,主要还得依靠企业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能否有效阻止一些做工粗糙、工艺不过关的车膜进入市场,现在还无法预测。

  

(责任编辑:马中强)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秀春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