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一汽-大众今年第2季度连续3个月蝉联销售冠军,但是身为一汽-大众总经理的安铁成仍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上任18个月以来,他在媒体面前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一年前,就在安铁成上任仅半年的时候,本报记者曾对他进行过独家专访,那也是他第一次单独面对媒体,给人的印象是随和儒雅、虚怀若谷却又不失敏锐与自信;一年后,本报记者再次登门拜会,此时的他似乎更多了一些从容和淡定,举手投足间更是显露出一种运筹帷幄的大将之风,只是谦逊依旧。
“汽车行业都是团体冠军,没有个人英雄”,当本报记者表明来意后,安铁成连忙把功劳归给他身后的团队,“我们的团队就像一辆汽车,每个人都是上万零件中微不足道却又至关重要的一个,只有整体好,这辆车才称得上是做工精良的好车,所以可能各行各业都有大亨,但汽车行业很少有。”
成熟轿车生产基地
自从去年年初,包括安铁成在内的新一任经管会成员到任开始,一汽-大众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去年的市场业绩来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今年以来更是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公司生产轿车2316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5%;销售2230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25%。继续位居国内车企销量排行前三甲,其中4月、5月、6月连续3个月蝉联销售冠军,随着一汽-大众又一支生力军——迈腾的上市,其7月份销量还将出现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与竞争对手相比,一汽-大众无论是在增长幅度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迈腾上市对一汽-大众而言意义重大,并不仅仅是引入了全新的B级车平台那么简单,同时还意味着一汽-大众成为国内惟一拥有从A级到C级全系车型的成熟高科技的轿车生产基地。
安铁成从3个方面向记者阐释了“成熟轿车生产基地”的含义。
首先,从合资初期只有单一品牌捷达发展至今,一汽-大众已经拥有了捷达、宝来、高尔夫、速腾、迈腾、奥迪A4、奥迪A6等覆盖A级到C级的最完善产品系列,每款产品都有着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独特优势,他还笑称,“每个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其次,这个成熟还体现在规模上。目前,一汽-大众的年产销量已经突破30万辆,整个体系能力已经达到了规模经济的水准。安铁成还透露,一汽-大众新工厂一次性规划的33万辆产能也将随着迈腾等新品的投放,逐渐实现满负荷生产。
为了保证能够驾驭产能全部释放后的规模,一汽-大众今年还启动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工程,即全面提高组织、架构、流程及规划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这个成熟还体现在应对市场考验方面。经过16年来的积累,一汽-大众在积累丰富的制造、技术经验,培育二次开发能力的同时,还完善了营销、供应体系,对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规律和消费者需求都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迈腾填补了一汽-大众在B级车领域的空白,这对大众品牌来说也是个全新的挑战,但是我有信心,这个曾经在欧洲屡获殊荣的车型会在技术上树立B级车的新标杆。”说这番话时,安铁成温和的语气中透射出让人深信不疑的力量。
深化营销变革
“在中国,卖出20万、30万辆车的销售团队并不多,一汽-大众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要持续保持这种营销力就必须流程再造,进行营销变革。”
安铁成说,去年营销变革重点是设置SBU管理单元,目的是为了加强销售过程中“临门一脚”的威力,把销售职能前移,使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能更好地接近市场。
变革所取得的成效让一汽-大众更加坚定了继续改革的决心。安铁成告诉记者,今年一汽-大众在营销变革方面又继续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去年SBU的基础上形成4大事业部,未来事业部职能将得到真正的发挥,整个企业的发展将更加适应区域的变化。除此之外,一汽-大众还在激励机制方面进行了变革,员工薪酬完全由岗位能力和绩效来决定。
“坦率地说,现在就把成绩归功于营销变革还为时尚早”,安铁成认为,今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出色的市场业绩,主要还是得益于一汽-大众多年前就已经规划好的新产品战略,“说实话,其实我们现在还在享受上一届经管会种下的果实。”
当然,把市场导向提到所有工作之首的经营方针调整,也是保证一汽-大众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市场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整的重要原因。
“再有就是优秀的团队。”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安铁成一再向记者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他也十分庆幸自己身在这样一个和谐、上进且充满激情的团队中。
安铁成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一汽-大众有一支非常年轻的员工队伍,平均年龄29.6岁,大家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十分关心,有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个人能量再强大也只是‘总成’的一部分,只有形成团结的力量才能造出一辆‘好车’”。
“我们经管会党委工会沟通也十分良好,对公司发展战略有很多共识,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有争论,但是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合资企业利益最大化,所以最终总能找到一个达成共识的方式,这点非常好。”
“200万辆”的动力
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一汽-大众7月份将毫无悬念地实现16年来累计产销200万辆,这表明国内汽车市场上每10辆轿车中就有1辆是一汽-大众生产的。那么,“200万辆”对一汽-大众究竟意味着什么?
安铁成表示,一汽-大众实现第一个“100万辆”用了13年时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这是值得欣慰和骄傲的成绩,但更多地是要考虑如何回馈用户。
“200万辆就等于200万名用户,所以我们推出了系列售后服务行动,搞真情回馈,因为这都是我们下一个100万辆的基础。”
安铁成告诉记者,“200万辆”还意味着一汽-大众的整体运营能力、管理能力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的水平,标志着站在国际科技前端的一汽-大众轿车二厂生产规模能力的形成。目前轿车二厂已经开始放量,今年上半年产量接近4万辆,等于2006年全年的产量,到2008年,其日产能还将达到1200辆,全年将达36万辆。
安铁成坦言,“200万辆”主要得益于稳健的产品规划、不断创新求变的管理,但是更重要的,“200万辆”是个动力,推动着一汽-大众更多、更好地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树立价值典范。
“当然,这也是双方股东密切合作、共进共赢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