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Suppli新近发布的全球车载导航仪市场供货量预测结果显示:2006年全球车载导航仪的供货量为1980万台,2012年将是2006年的3倍以上,达到6507万台。GPS产品供应大幅增加的预测,也在国内GPS市场上得到了印证——短短几年,中国的大小GPS厂商已达数百家,并且这个规模还在扩大中。
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GPS市场的过度竞争,已经造成产品重外表、重多功能而忽视本质的现状,GPS市场发展问题亟待正视和解决。
“所谓GPS,导航实力是根本,与其花大力气做那些表面功夫,不如从根本开始强化。” 作为国内GPS领域的代表,航天天合对记者说。
市场鱼龙混杂,“各路英雄”纷纷挤身GPS
近两年来,随着乘用车市场销售量及保有量逐年激增,中国的GPS市场潜力也正在吸引众多厂商的目光 —— 全国3000万的汽车保有量、仅今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就超过300万辆、累计至年底有望突破800万辆——而数据显示,中国拥有车载导航设备的车辆不足10万辆,相对于近4亿的汽车总数来说,普及率不到1%。而日本的汽车车载导航安装率高达59%,欧美约占25%。因此,有机构预计,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及新品牌的层出不穷,预计2007年可接近10亿元。
与巨大的利益诱惑相对应的是GPS生产的资金、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导致了大量企业的涌入,各路英雄纷纷进军GPS市场,来自国外的品牌代工、家电企业、IT企业,甚至连毫无技术背景的经销商竖起牌子找个小厂就开始生产和销售,如今,GPS市场品牌之繁多已经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
但是,在成百上千的GPS品牌中,有技术含量、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几乎没有。
过度竞争 价格战一触即发
GPS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然而,由于品牌繁多且产品功能、品质同质化非常高,各品牌争夺市场份额的直接体现为价格的较量,价格战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据了解,在加工企业集中、GPS厂商众多的广东,价格战已经开始打响,甚至出现了1500元左右的GPS产品。
“我们真正的市场竞争威胁不是来自国外品牌,而是来自各类来路不明的无名厂商。”天合导航以及一些国内实力雄厚的生产厂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由于小厂商产品技术、设备、服务方面投入的成本很低,大量小厂商的介入将引发GPS行业的价格战,这很可能将GPS行业拖入恶性竞争和循环之中。”
GPS亟待回归根本
事实上,对于目前的GPS行业来说,发展的根本在于导航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低价和其他需求不大的辅助功能被过分强调,迷惑了消费者、市场,也乱了众多厂商的阵脚。由于在技术上无力创新,许多厂商选择了在GPS中攀比集合各种功能。对此,业界专家们表示出严重的忧虑。“这就像医生不通晓治病之道,却精通各类艺术一样,盲目的功能植入是讳疾忌医,不可能遮掩产品本身导航功能的缺陷,绝非竞争和发展之道。”
GPS产品立足之本在于其精准有效的导航功能,技术上的保障和产品品质的可靠才是GPS的竞争优势所在。在这方面,作为卫星导航国家级研究中心指导之下的航天天合,可谓是技术派的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军工背景使得其成为GPS市场中的军工过硬技术的代表,由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组建的强大技术团队更为产品的品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对于消费者而言,并非价格越低越好,事实上,小厂商产品品质和服务方面都没有保障,价廉往往不能物美。”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就像MP3,有人花低价买了个MP3,表面上看着功能齐全,用了一星期就坏了,送修的时厂家早已找不到了。同样,消费者购买GPS产品也应该警惕这种超低价的陷阱,目前,中国的GPS也存在着这种风险,我们不希望GPS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