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奇瑞“联姻”菲亚特的消息几乎铺天盖地。不过,奇瑞高层称,在双方的具体合资细则尚未出炉前,一切皆有可能。
今年6月份以来,奇瑞无异于车界的新闻制造机:与美国量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与克莱斯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手菲亚特、与伊朗汽车集团IRAN KHODRO以及加拿大SOLITAC公司签署合资协议……
之前,头戴“民族”帽子的奇瑞,得过不少便宜。
其实,此一时彼一时,相比合资初期“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拥有车型、品牌、技术和市场的奇瑞显然底气很足。奇瑞董事长尹同耀表示:“与外资合作过程中,资本结构上可以多元化,但是在品牌主权上必须保持独占性。”也就是说,奇瑞合资的底线是保持品牌的控制权和独立性。
妥协的结果
基于股比、土地出让费、技术转让费、合资导入车型等种种分歧,业内一度传出奇瑞和菲亚特将谈崩的言论,结果猜测尚未尘埃落定,双方已经握手言和。
8月7日,奇瑞和菲亚特正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按照50∶50的股比成立合资公司生产乘用车,规划年产量为17.5万辆,计划2009年投产。合资公司未来将主要生产轿车,进行菲亚特旗下的阿尔法·罗密欧系列和菲亚特其他品牌汽车、以及奇瑞旗下品牌汽车的生产和销售。据悉,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只是一个合资意向书,出资规模和具体合作车型等细节问题还将继续谈判。
此前有媒体称,奇瑞为取得控制权,要求持有51%的股比。多轮谈判妥协后,奇瑞做出退步。据称,作为补偿,奇瑞将得到菲亚特的技术转让,以及更多的后续车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合资公司生产奇瑞品牌汽车,这在中国汽车业合资史上是第一次。
而菲亚特在最早看到上汽、南汽合作的希望时,也曾想硬一把,提出要奇瑞投资做模具厂,对于阿尔法·罗密欧159这样的个性化、小众化车型而言,上千万的投资要靠量产来消化难度很大,这引起奇瑞的不满,直接导致签约时间推后。
对于菲亚特而言,阿尔法·罗密欧品牌是手中的王牌,其进入中国,不仅能把高档车竞争战场从欧洲延伸至中国,还可大幅提升菲亚特的品牌形象。菲亚特早就有计划将该车型引进中国生产,但是由于南京菲亚特的经营一直不见起色,计划一直未能付诸实施,这才把目光投向了奇瑞。
虽然双方谈判一波三折,但意大利人并不傻。菲亚特发现,自己在南汽、上汽的合作中只是一个附属品,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奇瑞的协议才最终敲定。
据了解,菲亚特与奇瑞的渊源始于发动机。去年10月底,菲亚特和奇瑞签订合作备忘录,奇瑞将向菲亚特提供1.6升和1.8升汽油发动机,用于在中国境内和境外生产的菲亚特汽车。这一合作还在延续,8月6日,菲亚特和奇瑞签订了菲亚特向奇瑞采购10万台发动机的最终协议。这表明,奇瑞将向菲亚特提供的发动机也可能用在合资公司生产的菲亚特车型上。
互相救赎
有海外媒体报道称,对菲亚特来说,奇瑞既代表着一个高利润和快速增长的市场,也代表着一个低成本生产基地。同时,菲亚特与奇瑞的合作似乎标志着菲亚特在中国的战略转移。
2010年在中国产量达到30万辆,是菲亚特全球CEO马尔乔内认为不可动摇的目标。但当时菲亚特在中国惟一的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年产量仅有3万辆左右。再看奇瑞,目前的年产能规模已超过了40万辆,今年底全面投入生产的“轿车三厂”具有20万辆以上的年产能。与奇瑞联手,菲亚特原本遥不可及的目标具备了现实可行性。
不过,菲亚特并非就此要放弃南京菲亚特。日前,有消息传来,现任南京菲亚特CEO韩同安即将离职,南汽集团或将重掌南京菲亚特的管理权。南京菲亚特的高管一直由意方把持,此次松动,“说明菲亚特仍存希望于南京菲亚特,毕竟上汽与南汽的合作给它提供了一个极具想象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受制于南汽的菲亚特,通过在两个合资公司间调配车型,将有效调动南汽的积极性。”接近南京菲亚特的某人士说道。
菲亚特的技术、品牌、管理和遍布全球的营销渠道,也是奇瑞所看重的,而阿尔法·罗密欧和菲亚特车型对奇瑞现有车型系列也是一个良好的补充,奇瑞通过与菲亚特合资,可以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走向世界。“与竞争对手进行利益捆绑,以实现自身风险和成本的最小化,市场和利益的最大化。”奇瑞内部人士如是阐述合资目的。
百万销量轮廓初现
牵手菲亚特之后,奇瑞年产百万辆的布局已初步奠定。
奇瑞内部人士表示,与克莱斯勒的代工协议,将为奇瑞带来至少5年60万辆的销量;其次是奇瑞量子汽车合资项目,其规划年产能为15万辆,未来主要生产奇瑞高端品牌产品;再就是和菲亚特的合资协议,该项目预计年产量为17.5万辆。初步估计,这三大板块将为奇瑞带来约45万辆的销量。
再加上奇瑞现有的年产能规模已超过了40万辆,加上到今年底全面投入生产的轿车三厂20万辆以上的年产能,保守估计,奇瑞将在明年达到60万辆级别的产能规模。
两者相加,基本可以完成奇瑞到2010年生产100万辆整车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与菲亚特的合资公司计划于2009年投产。就在不久前,奇瑞与克莱斯勒签署的代工协议中,奇瑞造克莱斯勒品牌轿车进入北美大陆的时间也是2009年,显然,2009年将是奇瑞借助国际合作伙伴发力市场的重要年份。
不过,此前也有奇瑞高层称,“我们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未来的发展,而是缺乏足够的内部资源去和人家合作。”比如说奇瑞与菲亚特的合资。产品线并不丰富的菲亚特,如何在车型供给分配上,在两家合资公司之间取得平衡,而奇瑞在销量上升的同时,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和资金来拓展合资项目等。
合资项目能否顺利进行,有赖于这些难题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