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重庆市民在南岸区南滨路健步行走。 当日,全国各地启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9月16日至22日)及无车日(9月22日)”活动,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
今年9月16日-22日,是第一个“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其中,22日为“无车日”。这是建设部为改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发起的一项活动,共有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08个城市参加。据报道,建设部城建司一位副司长日前就这项活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的‘成本’。如,上海实行的牌照拍卖和减少停车场地但提高收费标准等。”
城市交通问题是关系到亿万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不过对这位司长提出的解决对策,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一提到缓解交通拥堵,普遍的思维惯性就是控制私车消费。这显然是老套的论调。近10年来,鼓励还是限制私车消费的争议一直没间断过,但是无论怎么争议,中国的私人轿车消费仍然越来越热。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由此可见,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迈入汽车社会的脚步。除非采取强制手段,但这样做显然有悖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专家认为,在私车消费问题上,我们应该坚持“不限制购买,限制使用”的原则。这是国际上很多国家的通用做法。任何公民都有拥有私家车的权利,这种购买权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从这个角度看,上海市用收取高额牌照费的办法限制市民购买汽车,不仅不合理而且不符合法律规定。本报记者曾就此采访过法律专家,并做过多次报道。现在,建设部的官员把上海拍卖汽车牌照的事情当做正面事例加以倡导,显然是缺乏说服力和不明智的。在实行这一限制措施的几年间,上海一直遭受市民以及其他社会舆论的指责。而且,上海的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也未见有大的好转,凡是偶而去上海出差的人士,都能“有幸”赶上一次比较严重的塞车。
笔者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在提出限制私车消费时,应该想一想,消费者为什么要买车?从绝大多数普通城市居民的实际消费来看,他们的买车行为都是理性的,他们的出行也都很有目的。也就是说,汽车已经成为他们一种重要的生活工具。在大多数情况下,开车已经成为出行的必需。比如,上班地点离住处太远,每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学,经常去各种机构办事等等。政府管理部门应该理解百姓这种使用汽车的实际需求。
我们所说的“限制使用”,并不是像这位副司长所说的提高市民使用家庭轿车的成本。面对私车增多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环保问题,政府要做的是引导人们合理出行,减少出行,为出行创造便利。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让人们有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外(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一些工商、财税等公共服务机构还应该努力提高办公效率,争取让人们一次就把事情办好。据了解,有些国家公民办理护照等事情,在网上就可以完成。此外,完善居住小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改善不同区域医疗、学校资源分配不合理和商务机构分布失调的状况,让人们尽量少出行、就近出行,也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这方面,我们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总之,笔者认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保护环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决策,制定出长远的措施。不能眼光仅仅盯在私车消费上,更不能靠几个“无车日”,靠一些限制性的措施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正如一些人所说,培养公民文明出行的素养和习惯,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交通体系,都比简单的限制和压制私车消费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