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法兰克福车展上,最受媒体关注的展台既不是奔驰,也不是宝马,而是德国一家名叫“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德国经销商的区区几十平方米的小展台。
虽然这个展台在法兰克福4号馆的一个偏僻的角落里,但是在法兰克福媒体日当天,这个展台上却始终挤满了各国记者。
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不是记者),我在这个热闹的展台前怀着奇怪的羞愧,竟然不好意思挤进展台的中间,只敢在外围端详一下,当偶尔有一两个外国同行注意到我的时候,我的羞愧立刻写到了脸上。
这和我在华晨展台的感受完全不同,在那里我很高兴自己来自中国,我甚至很大方地用蹩脚的英语接受了一家外国媒体的简单采访。与车展上云集的各色名车相比,华晨的展车当然不算亮点,但是这毕竟是我们真正“自主”的产品,没有抄袭谁,别人顶多只能怀疑说:这个车能达到我们的排放标准吗?这个车安全方面行吗?但是他不能说:这个车的技术是偷来的!
“偷”这个词太扎眼了,但是外国媒体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我们的。记得去年参加国外一个大公司的新闻发布会,该公司宣布了在中国的新的投资计划,有外国媒体提问:“中国汽车行业抄袭现象严重,你们怎么能确保自己的技术和设计不被偷走?”现场在座的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中国记者脸色立刻大变。当时,我除了愤怒,更多的也是羞愧。
本土汽车品牌这几年发展迅速,很多企业也早已经脱离了最初的模仿阶段,开始了“既有知识,又有产权”的真正自主发展。但是,也仍然有那么一两家企业,陷在抄袭的泥淖当中不能自拔,而且还大言不惭地称:抄袭和复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当年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不都是靠抄袭模仿起家的吗?
首先,时代不同了,再当年,英国还靠卖鸦片发了财呢!当年是当年,今日是今日。在日益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抄袭是完全行不通的,模仿也应尽可能少。
其次,日本和韩国当年如果只是抄袭和模仿,抄完通用抄福特,抄完宝马抄奔驰,没有学习、吸收、创新、提高,也决不可能成就今天的丰田、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