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北京现代30万辆产能的第二工厂将投入生产,为此进行的人才储备也已经开始。
在捐赠仪式上,太阳村的孩子们将他们亲手种植的大枣送给了北京现代,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同样获得捐赠的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们,则准备用自己未来优异的成绩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来回报北京现代。
9月19日下午,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在顺义工厂开展大型公益捐赠活动。除了向北京市太阳村特殊儿童救助研究中心捐赠110台电脑外,还向中国建设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院校无偿提供11辆整车、180台发动机总成、50台变速器总成以及起动机总成等汽车部件1000多台件。这是自成立以来,北京现代多次向高校的义务捐赠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产学研合作的“双赢”模式
北京现代自成立以来,一直十分支持高等院校汽车专业教育。2004年6月,北京现代向清华大学捐赠8台发动机,自此之后,每年北京现代都要根据高校的需求情况进行无偿捐赠,捐赠的物品包括汽车整车、发动机、变速器等能用于汽车教学的汽车部品。迄今为止,捐赠物的价值超过1000多万元。
北京现代董事长徐和谊表示,之所以北京现代一如既往地坚持这一“传统”,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很多学校有这方面的需求,而北京现代具备这方面的资源和条件,这是顺其自然理所应当的事,虽然是无偿捐赠,但北京现代并没有把它当做营销活动,而把它视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二,很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用的车辆、发动机等,一方面数量少,另一方面随着汽车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学校里原有的教学设备存在技术落后、型号老旧、不再适合教学等问题。
第三,随着产能规模的扩大,北京现代每年将向这些开设有汽车专业的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因此将北京现代的产品捐赠给学校作为教学设备,就相当于把对这些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岗前培训提前放到了学生的课堂上,是件双赢的事情。
校企合作向高等职业教育倾斜
与以前的教学捐赠相比,北京现代本次更偏重于高等职业教育,而且在数量规模上也大大超过了以往,其实这也反映了现实的需求。目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产品和技术更新日益加快,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汽车行业作为劳动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最集中体现了科技与劳动的紧密结合。资金可以引进,设备可以引进,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引进,惟独成千上万的技术工人是不可能依靠引进的。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制造、售后服务行业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而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为企业提供急需的、高素质的蓝领工人。
北京现代通过此次捐赠,一改以往“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大都青睐与高学历,高知名度的名校合作的“传统”,而是大大调低了“产学研合作”的门槛。
这样做恰恰合理补充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毕竟,相对于此次受捐助的很多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知名大学的软硬件水平都要高得多,与它们相比,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北京现代这样的无偿捐助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
因此,虽然向知名高校捐赠教学设备所能引起的关注程度会更高,但正如徐和谊所说的那样,“北京现代并没有把这种无偿捐赠当做营销手段”,因此,他们选取了更加务实的方式,将这些整车,发动机等捐赠给更需求它们的院校,对提高这些院校的教学水平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处于“调整年”的北京现代之所以不忘公益捐赠,除了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之外,怀着长远的眼光,为企业未来培养人才的超前意识起着决定性因素。
“调整年”北京现代实力犹存
2008年,北京现代产能30万辆的第二工厂将投入生产,仅仅依靠北京现代现有的员工将无法满足大幅提高产能的需要。届时,北京现代必须招收大批的技术与管理人才,而且,为了能够缩短磨合期,尽快释放产能,就需要新员工对北京现代的产品以及生产线具备一定的熟识度。
通过对未来向自己输送人才的院校进行捐赠,一方面提升了它们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这些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使用北京现代的整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作为教学用具,实际上就减轻了未来北京现代的新员工培训压力。
所谓“调整年”,除了在组织机制、生产设备、产品规划等方面的调整外,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提前为自身储备人才也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调整”方面。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现代凭借伊兰特的出色表现,在乘用车销量榜中占据第7的位置,但受“调整年”的影响,加上其他厂商通过不断推出新车等方式发力,北京现代的销量在此后一段时间退出了前10位的竞争。
8月,随着价格调整及汽车消费旺季的到来,伊兰特重回轿车销量榜前10位,展现出了北京现代不容小觑的竞争力。
相信随着调整的深入进展以及第二工厂的投产,北京现代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将会交出一份更好的销量成绩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