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身边的朋友当中,十个人当中大概只有一两个人买了车。车,也不是什么好车,大概是七八万左右的样子;十年后,还是这些人,十个人当中大概只有一两个人没有车。车,也开始档次渐高,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样子。
五年前,当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当时的专家普遍认为一直深受国家产业政策保护的中国汽车工业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面临生死大考。当时,我的同事———一位跑汽车行业的专业记者在出席一个相关的产业发展论坛时,曾经在自己的采访本上仔仔细细地记录下这些专家们的担心与忧虑;五年后,还是我的这位同事,在报社的一次选题会上,翻出了当年的记录,扯了下来,团成一团,将它扔到了废纸篓里。
一年前,当大家都在抱怨路上的车太多、堵车已经堵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想到,一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这个城市的公共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发展。
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我们,正以人们所未曾预料到的速度,快步进入汽车社会。汽车,正在越来越多地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当初专家们所忧心忡忡的中国汽车工业,也成了当下日子过的比较滋润的行业之一。
汽车改变生活。
这句话也许绝对,但却可以生动地勾勒出它给国人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质变。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的变化会越来越多。
关注和记录这些变化,当再一个十年过后,一定会是一件令人感到值得自豪和幸运的事情。因为,无论是作为一个专事汽车行业领域报道的媒体从业人员,还是作为一个汽车社会的参与者,能亲历和记录中国步入汽车社会的过程,这样的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的。
也正因如此,我们会去多角度关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变革,在并购、重组、降价、竞争、创新、民族品牌等汽车工业的诸多话题中尝试理出自己的判断脉络。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倾注更大的努力去关注汽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关系,去关注一个特定阶层和汽车的关系。这个特定阶层,就是“正在成长的中小民营企业当中的财富拥有者、资本运营者和企业管理者”。
所以,我们庆幸自己身处这样的历程与变革当中。
所以,我们努力地去参与到这样的历程与变革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