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汽车整车进口分析
2007年1-9月,汽车整车(含底盘)累计进口221662辆,同比增长35.4%;累计进口金额75.8亿美元,同比增长38.8%。进口以乘用车为主,占到整车总进口量的96%。乘用车累计进口212768辆,同比增长35.7%,增速较快,但是略低于去年全年平均水平。从十大类整车进口商品市场表现看,轿车、四驱越野车均保持较快增长,上述2个品种共进口198913辆,占进口乘用车总量的93.4%,占汽车进口总量的89.7%,占绝对主导地位。
2.1、热点车型进口
A、轿车、四驱SUV走势
汽车进口持续分化,乘用车进口“跃上新台阶”,商用车原地踏步。乘用车中主力是轿车和四驱SUV,其中四驱SUV成为进口高增长的主要动力。
轿车进口保持在3万台左右的区间已经多年,其中05-06年受到政策和需求影响而稍有波动,07年小幅回升。
四驱SUV呈现阶梯上升的趋势。03-04年处于徘徊期,05年跃上2万台的台阶,07年2季度以来迅速跨过3万台的台阶,并超越轿车的进口量,成为真正的领涨车型。
B、 大排量化趋势强化
进口轿车排量主要集中在1.5-2.5L、2.5-3.0L和3.0L以上三个排量段,上述三个排量段轿车品种占轿车进口总量99.5%;进口金额占轿车进口总额的99.8%。在轿车主要进口品种中,排量>2.5L品种同比增长较快,尤其是3升以上旺销;排量1-1.5L轿车同比大幅下滑,3季度占轿车份额仅为35%,远低于03年的70%左右的份额水平。其中排量在3.0L以上大排量高档轿车市场份额高、增长速度快,市场需求持续旺盛,07年3季度已经成为最大的排量市场,而且几乎是没有波动的稳健上升。
在进口越野车主要品种中,3.0L以上品种市场份额最大,07年增速最猛。排量在2.5-3.0L品种份额排在第二,增速平缓,大排量高档越野车需求出现暴增现象值得深思。其中排量在1.5-2.5L越野车同比增长较高,但份额太小。SUV的进口大排量化趋势显示政策的约束效果较差,奢侈品消费火爆。
汽车强国仍然是进口乘用车的主要来源。乘用车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来源国分别是日本、德国、韩国、美国和斯洛伐克,五国所占比重为89%。轿车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来源国依次是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和瑞典。在SUV 各主要进口国别中,日本越野车进口量仍远多于其他国家:进口越野车数量排名二至五位的分别是韩国、美国、斯洛伐克和英国。
C、价格走势
07年轿车进口价格总体处于下降趋势。这主要不是因为人民币的贬值,而是进口总代理商对应汽车品牌管理办法的降成本措施。由于2.5升以上需要交纳12%以上的消费税,因此降低进口报价成为有效措施。但国内消费者并未享受进口价格降低的福利。
进口SUV的价格并不太贵,这主要是国产SUV的品种和数量严重缺乏,进口成为主要的高档SUV供应者,这与奥迪、奔驰、宝马等轿车的豪华车国产化成为鲜明的对比。而且SUV的档次鱼龙混杂,既有德国的保时捷等豪华车,也有韩国的低档SUV。
SUV的价格走势较复杂,大排量的高档的SUV价格坚挺,档次不断上升,而中高档的价格稍有下滑,这与进口轿车一样均有避税的目的。
2.2、未来走势
1-9月进口 |
进口量-台 |
同比增长 |
进口额-亿美元 |
同比增长 |
小轿车 |
99474 |
27.7% |
34.3 |
20.6% |
四驱越野车 |
99439 |
52.8% |
29.9 |
57.6% |
9座及以下 小客车 |
13432 |
-1.4% |
3.1 |
23.9% |
其他 |
423 |
131.1% |
0.1 |
121.8% |
乘用车小计 |
212768 |
35.7% |
67.3 |
34.9% |
客车 |
1112 |
-24.3% |
0.4 |
-32.0% |
货车 |
6785 |
42.6% |
6.5 |
129.3% |
特种车 |
332 |
-22.4% |
1.4 |
17.0% |
汽车底盘 |
665 |
171.4% |
0.2 |
193.9% |
商用车小计 |
8894 |
28.9% |
8.5 |
81.1% |
汽车总计 |
221662 |
35.4% |
75.8 |
38.8% |
受汽车行业大气候的影响。07年全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销量分别为6509572辆和6458069辆,同比增长22.78%和21.2%。我国整体汽车市场的成长是拉动进口汽车快速增长支撑的因素,国内市场汽车消费需求的释放为汽车进口增长提供了动力。
.消费结构的升级给进口车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消费升级,也推动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产生了比较可观的市场需求,对于进口车的需求也势必渐趋旺盛。从格局上看,进口车依然呈现高档化、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特征,主要集中在高档豪华轿车、高档豪华越野车、个性化汽车,与国产车形成“品种互补,错位经营”之势,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发展。
品牌管理办法实施以后,跨国汽车公司获得厂家总经销商的授权以后,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加大了控制力度,在货源、渠道、价格上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与国内汽车经销商不同,跨国汽车公司制定在中国的进口及销售计划时,更多地是追求长期、平稳的发展和增长,因此无论是从进货数量,还是从到货节奏的把握上,都更加理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