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6年全线飘红的喜人景象相比,2007年的自主品牌景象凄凉:市场份额下滑,产品出口减少、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人们惊呼,自主品牌已进入寒冷的冰河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的出现呢?
延伸阅读: [车春秋]本币升值成出口拦路虎
◆原因1--出口遭遇“滑铁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国内遭受巨头围困的自主品牌汽车的身影频频显身海外市场,并一度成为其利润的重要来源。
“碰撞门”成车市寒潮
在“碰撞门”事件中最先受伤的是华晨汽车。2007年6月,当华晨还没有从“尊驰成功进入‘最为苛刻’的德国汽车市场”的喜悦中完全清醒过来时,欧洲就传来了质疑的声音——尊驰在德国ADAC碰撞实验中仅得一星!遭此当头棒喝,尊驰在德国的销量大受影响,3个月的销量还不到350辆。奇瑞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今年8月,俄罗斯权威汽车杂志《autoreview(汽车观察)》“曝光”:奇瑞旗云在其组织的碰撞实践中被撞为一堆废铁,是近3年来俄罗斯最差的测试成绩。不过奇瑞汽车并不认可这一说法,表示该结果与5月份同级别碰撞测试结果迥异。“碰撞门”事件给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内外车市消费因此有萎缩之势。
打价格战利润缩水
由于自主品牌在技术、产品、市场方面高度同质化,导致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也玩起了“价格战”。统计数据显示,与06年相比,07年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平均单价下降了14.4%,利润也大幅缩水。长城汽车海外市场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几乎都由当地代理商运作,厂家只提供指导价。“为了尽快站稳脚跟,互相杀价成了唯一选择。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中国产品的价格要低30%以上。”该人士认为,要改变现状,国家应该成立汽车出口商协会,通过行业组织来维护企业利益。
人民币升值卖车亏本
从06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累计近10%,这相当于自主品牌对外出口成本增加了10%。据某企业一位负责人介绍,由于自主品牌汽车生产是在国内进行的,一方面国内物价大幅上扬,另一方面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的造车成本在不断增加;而在海外市场,由于以美元标价销售的车辆不仅没有涨价,相反还要降价销售。内外夹击,几乎无钱可赚。据他介绍,07年他们公司的损失将达到1200万元, 这对利润率越来越薄的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售后服务是硬伤
自主品牌搞出口战略,除了要面对市场、汇率、竞争等方面的风险外,售后服务也是硬伤。著名汽车评论员贾新光认为,很多中国汽车公司只想着卖车,但对售后服务却很不重视,不仅网点少,而且没有针对世界各地用车环境不同特点推出相应的服务措施,导致有时候中国汽车出了问题,却找不到合适的备件和维修工程师,有的品牌甚至因此不得不退出市场。
◆原因2--车型竞争乏力
众多周知,从出世那天起,自主品牌就烙上了“品牌知名度差、车型单一、车子质量不好、技术含量低、价格便宜”等印记。尽管这些年自主品牌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和努力来缩小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差距,但收效却不大,特别是在车型和技术含量方面,变化更不明显。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在这方面则越来越强势,这也是导致自主品牌今年全面溃败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
小型车市场一路下滑
对于自主品牌来讲,小型车一直是其开疆辟土的主力车型,象奇瑞QQ,吉利豪情,哈飞路宝、昌河北斗星,天津一汽夏利等,都曾为其企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小型车的市场占有率却处于缓慢下滑态势。数据显示,07年1月份,自主品牌小型车市场份额达到32%的最高点,11月则仅为24.20%。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徐长明副主任分析认为,两大原因造成了小型车市场一路下滑:一是市场主流消费水平逐步抬升,从原来3-5万元上升到6-10万元价格区间,二是自主品牌缺乏有技术含量、有竞争力的新车型。
中级车四面楚歌
相对于小型车,自主品牌的中级车之路更加坎坷。纵观目前中级车市场,不仅难以寻觅自主品牌中级车的身影,即便亮相,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2003年奇瑞东方之子上市,尽管期间也推出过多款车型,但其市场表现一直难以令人满意;华晨尊驰也有同样的经历,不过,尊驰“墙里开花墙外香”,一份从德国来的订单让其突现生机;吉利远景没有那么幸运,从上市至今,几乎默默无闻,其进军海外市场的雄心,也因诸多原因无果而终;欲后发制人,初次涉足轿车领域的江淮汽车推出了一款价位在10万元左右的中级车,前景如何仍然不甚明朗。
“自主品牌中级车的命运从出生就已注定,”谈到自主品牌中级车,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摇摇头。他说,由于品牌、技术、工艺、设计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原因,自主品牌中级车很难在这一细分市场获得成功。饶达认为,目前自主品牌中级车是四面楚歌,一方面是自主品牌中级车市场品牌知名度没有得到提升,市场口碑不好,导致消费者的不信任;二是由于竞争加剧,雅阁、领域等中高级车中的标杆车型开始直逼15万元左右,自主品牌中级车生存空间收到空前挤压;三是自主品牌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没有太大改善,“工艺粗糙、毛病多,技术含量低”仍然是其标签,根本无法与合资品牌较量;四是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目前正成为主流消费观念,品味、质量和时尚是其标志,自主品牌目前显然做不到这点。
◆原因3--综合竞争力下降
实在说,自主品牌对市场脉搏的把握还算准确,从2005年开始,自主品牌就开始感觉生存压力,最明显的就是一些经销商的退出和库存的增加。正是从那时起,自主品牌开始自发地对其市场战略进行调整,包括进军海外市场、巨资换标、设立技术研究院以及适应环保政策等。然而,由于市场变化,自主品牌在完成巨大的投入后,其当初的目标并没能顺利实现,相反,综合竞争力却因此受影响而下降。
海外建厂受阻
曾在奇瑞营销部门工作过5年的杨小姐介绍说,奇瑞很早就有进军海外市场的计划,最后选定在俄罗斯和马来西亚进行合资建厂,但时至今日,这两各项目仍然未能落实。
而陆风、吉利、华晨、长安、中兴、长城、力帆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海外建厂的愿望至今都未能实现,而且麻烦的是,一些国家比如俄罗斯等还抬高了项目门槛。看来,自主品牌海外战略之路还非常漫长。
环保新政影响
随着国家环保新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完善,机动车排放标准会尽快与国际接轨。由于造车时间短,在技术、品牌、工艺、管理等方面,自主品牌难免有先天不足的缺陷。特别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关键技术上,与汽车巨头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采用别人的发动机,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受制于人,无法形成自己的竞争力。自主品牌汽车排放不达标将严重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并被环保新政无情淘汰 。记者 郑明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