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产业新闻

26位专家联名上书质疑氢能源技术前景

  当国内许多企业正在准备积极研究氢能源汽车的时候, 一年前一份由26位国内外传统发动机专家联名提给国务院的质疑氢能源技术前景的信,近日曝光。国内大力追捧终极动力技术——氢动力的舆论热潮,被泼上了一盆凉水。

  2007年3月,一封<开发车用动力技术、尽快减轻交通能源压力的建议>(下称<建议>)由专家组写成联合签名,并送达至相关部门。

  "氢燃料电池汽车未来的前景,还存在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如果氢燃料汽车研究到最后,发现需要走别的技术途径,这就使大规模投资的氢燃料汽车前功尽弃。"联名上书的26名专家提醒,如果中国盲目跟从部分跨国公司的步伐,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完全"押宝"在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上,很可能给作为支柱产业的中国汽车工业带来巨大的伤害。

国内企业氢能源方面的努力:

长安集团造200公里时速氢燃料车服务奥运 将于2010年实现产业化生产

喝“氢”的“荣威750”亮相工博会上 最早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上路

新型氢燃料电池大巴亮相 成为奥运接驳车  每辆价格高达300万元左右

  中国"十一五"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的863计划公布以后,商务部计划对氢能源汽车研发,对国内企业提供数十亿的资金支持。为了吸引国家开发资金,国内多家汽车企业大肆追捧氢能源技术,并着手开发氢能源技术。希望通过发动机技术上的跨越式发展,追赶跨国汽车企业的动力技术步伐。

  质疑"氢能源"

  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杨嘉林博士是26人中的一位。据他介绍,早在2006年回国以前,他和一些在美国三大公司的华人技术人员就发现,美国政府鼓吹的氢能源技术正被国内许多同行所追捧。

  于是回国以后,他们开始筹备要写一封信给中国的政府。签名的26人都是发动机领域的权威专家,其中甚至有研究新能源的专家。

  "支持这封信的远远不止这26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863计划的实施,把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上,政府部门的导向给很多汽车企业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很多企业不顾自己的实力而一味追求新能源是很危险的。"

  氢燃料电池研究开始于美国。2005年4月,通用汽车公司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分别与美国能源部签署合约,在未来5年内开发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一时间关于氢能源的概念铺天盖地,"氢能源"的口号同时也飘洋过海来到中国。

  按照这些专家的说法,所谓的"氢能源"实际上是用其它能源将海水转换成氢气,再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转换为动力,这个过程中并不"溢出"任何"能","氢能源"实际是"氢燃料"。

  加上现在的燃料电池成本太高不能大量生产,蓄电池的容量太小难以长途行驶。如果这些长期不能克服的技术难关,最终也不能攻克,那么即使在100年以后燃料电池汽车或电动汽车也不能成为汽车的主流。

  杨嘉林解释,之所以用"氢能源"的口号代替"氢燃料",关键在于这一概念能使很多人误以为使用氢气就能解决交通能源问题,于是无论打着"氢能源"旗号做什么事,要多少研发资源,花费高达数十亿的资金都是应当的事。

  但是他认为这种态度是不严谨的。

  背后的博弈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研究中发现"陶瓷绝热发动机并不能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但美国厂商和相关机构故意虚张声势,诱导日本企业搞陶瓷绝热发动机。日本企业经过数年或十数年的努力后发现,它不能改善发动机的热效率,最终只能放弃。

  和陶瓷绝热发动机类似,事实上国内此前流行的生物燃料,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由于大量的玉米用来生产燃料,而使中国猪饲料发生紧缺,间接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而氢燃料电池技术至少在50年或100年以后才能看出最终结果。

  美国政府曾宣布将投资17亿美元把"氢能"作为新一代能源的重点发展对象。布什政府提出要在未来20年内让美国人开上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日本的丰田本田也在研究氢燃料汽车。但是26位专家认为,目前燃料电池前景还不明朗,而外国汽车公司在搞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事实,并不能成为中国认为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依据。

  现任美国总统布什上任后,由于拒绝参加京都协议,以及阻挠国会通过降低汽车平均油耗的法案而备受批评。为减少批评,他曾大力提倡"氢能源"、"氢经济"来表达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视。

  但是外界评价,布什政府提倡氢能源是为了转移舆论指责。而美国汽车公司也乐于或有意地造成这样的印象——我们正在研发氢技术将解决所有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不要再对我们施压要降低油耗了。

  当务之急:节能降耗

  跨国公司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花费上亿美元,对公司的影响很小。而对刚刚起步、欠缺之处甚多,而实力又不雄厚的中国汽车公司来说,花费上亿美元研发资金用于至少在50年以后才"有可能"应用的技术将对整个公司影响很大。

  "中国汽车公司可能至少50年内在汽车动力技术上继续落后于外国公司。"一位联名上书的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应该学习丰田,在成熟技术研究上多花费精力。

  全球汽车业目前一个共识是:今后至少数十年内,人类将不得不继续主要依赖石油和天然气来驱动汽车。作为未来我国出口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也主要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

  如果汽车平均油耗能降低25%,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将大为减少,而开发能大幅度降低汽车油耗的传统燃油动力技术仅需要数年时间。正因为如此,国外政府和企业都还在努力研发汽车燃油动力技术。

  在2000年以前,美国能源部每年拿出大量资金支持缸内直喷汽油机研发,而在2000年后大力支持对均质压燃发动机和柴油机的研究。目前欧盟和英国政府也已经拿出大量资金,支持均质压燃发动机和高速柴油机的研发。

  与国外相反,过去20年来国内汽车企业已经基本放弃了对乘用车动力系统的开发,完全依靠合资从国外引进产品图纸和生产技术。近年来虽然开始重视自主开发,仅仅注重汽车发动机产品的设计能力,并未真正涉足对燃油动力技术提高的开发。

  对此26位专家建议:国家可以依托国内汽车工业的主力企业,由国家协助建立汽车动力技术开发中心,研发大幅度降低汽车产品的平均油耗,其成果可在其它汽车公司的产品中共享。而为避免浪费研发资源,具体的研发项目应经过公开、认真地讨论,建立评估各种汽车动力技术的合理的标准,选择有潜力、有希望、成本低的项目进行开发。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专家组建议,首先把替代能源提供给非移动的能量消耗设备以及大型船舶等,这样做已经可以节省大量油气资源,把石油资源留给技术上最难以使用替代能源的飞机。因为从技术难度和经济性角度,在非移动设备上使用任何替代能源都会更容易、更合算一些。

(责任编辑:马中强)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新车速递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布什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