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国内汽车业的3-15 谁在拿它当幌子?

  谁拿3·15当幌子?

  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不知道3·15是否也被格式化了,有人把它当成一个仪式,有人拿它来创造工作业绩,有人则把它当成是过节,已经完全分不清是消费者的节日还是商家的节日,又或是媒体的节日,反正一年一次,老模老样,没什么变化,弄得人烦并且无奈。

  就拿媒体来说吧,3·15一年一次,一次一天,都是跨行业大篇幅的报道,或呼吁,或呐喊,或揪丑,或维权,不过,效果又如何呢?举个例子,每年汽车界谈到3·15,必谈汽车三包、燃油税,喊了十几年了,喊得嗓子都哑了,但相应的法规却迟迟不见踪影,为何?一是敢说话的媒体越来越少了,二是市场化媒体太多了,真实的声音往往得不到重视。

  说起媒体市场化,去年有这么一件事,那时阿富汗塔利班绑架了韩国多名人质,引起国际震动,凤凰卫视自然关注这件事情,由名主持人窦文涛主持一个节目专门讨论这件事情,节目刚开始,他开玩笑地说道:“早上看到新闻说,塔利班准备放人,吓了我一跳,他们一放,我这节目就没法做了。”不要真的以为窦文涛在开玩笑,他说的是真的,像美国的“9·11”、香港的“艳照门”等等,对当事人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但对于市场化的媒体来说,却是再美味不过的“大餐”,这么好的素材和噱头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广告。

  在信息畅通的今天,一则小新闻小事件被报纸网络一放大,往往变得不可收拾。其实,很多事情,无论是百姓还是媒体都是怀着看热闹的心理,但恰恰是这种可怕的看客心理把事件的主角逼到了悬崖边。

  事实上,不仅只有娱乐圈才有“艳照门”,汽车圈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就是2003年的广本雅阁“婚礼门”事件,原本这只是一个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而已,但事件的主角是当时如日中天的雅阁,一时间全国媒体蜂拥而至。我还记得当时一个电视台采访遇难者家属的全过程:那编导问道:“为何出现这么严重的交通事故?”家属回答:“交警说是开车开太快了。”编导很不满意这回答,叫助手关掉摄像机,对家属说:“其实不是开得快,而是车辆安全性有问题,完全不是司机的责任。”家属“恍然大悟”,然后在镜头前大批特批车的不好,这位编导顺利得到自己所要的镜头……噱头就是这么炮制出来的。

  在我们看来,3·15应该是消费者期望集中表达的日子,是商家接受消费者建议的日子,同时也是媒体反省自身的一个日子,是三方共同建立进一步信任的契机。它既非消费者集体反击商家的24小时,也不该是商业机构加大牟利的一个机会,更不该是市场化媒体谋求广告、要挟商家的“盛宴”。我们期望3·15不被滥用,不被低端、功利化的表达,我们甚至希望,3·15的宗旨是“365天”,3·15只是365天的一个普通日子,而非一个集中发泄的节日。这就是我们的立场。(周伟力)

  别把3·15变成“秀”

  有个朋友对我说过:“假”和“劣”是永远都屡禁不止的。有供就有需,有正必然有反。凡事总有两面,因此无论是在哪个货品市场上,假货劣质产品要消亡,是“Impossible Mission”(不可能的任务)。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再度让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假劣”产品上。作为媒体,这个时候,不说点什么似乎显得对消费者薄情,但如果要做些什么,又显得我们只是趁个“墟”凑个热闹。这恰恰也是每逢“3·15”的怪现象——一到这天前后,全国各地上至厂家下至各媒体有关维权的炒作和话题总是无穷无尽。平日,却鲜少见到如此阵容。

  本人两年前曾有过帮一位车主“维权”的经历,该车主是在半年多的自行投诉无果,并受到厂家多次推脱责任,寻求退车无效的情况下,不得已趁着“3·15”之机求助媒体。在事件曝光后,不到一小时,厂家在中国的总代理就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联系上了我(在这方面来说,其办事效率的确让人咋舌)。最后的结果是,在媒体这个第三方的介入后,厂家这次主动与车主协商(车主反应:态度和善可亲,与之前判若两人),双方在三天之内就谈出了一个“皆大欢喜”的解决结果。

  无可置疑,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汽车消费过程中的黑洞也越来越厉害,对于相对无知的消费者来说,汽车消费简直是危机四伏。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汽车类消费投诉近几年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用到“直线”一字眼,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在汽车消费中遇到的“陷阱”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成消费者在为自己维权时困难重重,以至于投诉案例越来越多。据悉,在中国的汽车企业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律,每年的3月份,所支出的公关费用总是最多的月份之一。譬如加大企业在社会正面和积极报道的力度,同时也为预防消费者在本月有过激的维权行为。不知道这种能不能归类为“消费者权益日经济”或“消费者权益日繁荣”。

  其实我们都明白,“3·15”教会消费者,要善用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但我们更希望这种“消费者权益日经济”或“消费者权益日繁荣”的现象不是昙花一现,仅为作秀,希望天天都是“3·15”。(邓莉)

  宁愿不要3·15

  如果非要给各大汽车厂挑出一年中最可怕的日子,我想毫无疑问是被称为消费者权益日的3月15日。在这一天的前后,不少厂家都要诚惶诚恐,四处灭火,担心消费者做出砸车等冲动之举。而消费者总有几分激动、几分期盼,期盼通过3·15能够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产生积极的作用、明显的效果。可是,时至今日,消费者对3·15的热情已经退去,对3·15的期盼也已淡漠。

  一直以为汽车行业比食品、建材等行业的诚信度要高许多,但近来的一系列数字让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据中消协的统计,2006年汽车投诉案件达7761 件,同比增长15.9%,排名增长速度居第三位。而在汽车产品投诉中,质量问题成为汽车投诉的重点,占5276件,接近汽车投诉总量的七成。相比2006年,2007年投诉数量上升明显,又增加34.5%。

  面对消费者的质量投诉,有些厂商宁愿遮遮掩掩也不愿意马上处理,有没有搞错啊?!可厂家们都宣称,主要是因为竞争压力、利润缩水才造成质量问题,可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增长65%,中国汽车行业平均利润比让国外同行羡慕不已。或者缺乏诚信的大环境和急功近利的发展思路应该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而这显然不是汽车行业的专利。在财大气粗的汽车厂商面前,消费者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事实上,哪个行业,哪个领域,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已经很多了,这些机构都打着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旗号?可消费者的权益不见得增长,他们是不是该进行一下问责制?

  为什么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每年只有一个3·15?也许,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可笑。确实,问这样的问题既是可笑的,更是可悲的。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问这样的问题,与其说是责问,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3月15日是消费者的节日吗?或许是吧!但更多的人宁愿不过这个节。因为大家真正需要的是安全、公平的消费环境。最理想的结果是,对汽车厂家而言,天天都是3·15,而对消费者而言,则希望不要有烦心的3·15。(王灿彬)

  想说就说

  “那些提早把国Ⅲ车甩卖出去的经销商应该挺后悔吧,没想到国Ⅲ车竟然遭到了抢购。”

  ——亚运村汽车市场总经理苏晖说。为了配合奥运会的环保要求,国IV标准于3月1日在北京实施。因为价格有较多优惠,近期不少外地购车者到北京购买国Ⅲ车。

  “我们的目的就是建成世界上最强大最具有创新力的汽车联盟。”

  ——保时捷CEO Wendelin Wiedeking说。有媒体报道保时捷公司监事会上周作出决定,将其在大众汽车公司的持股增至50%以上,从而完全控股大众。如收购成功,保时捷将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保时捷CEO 称此举目的在于挑战日本丰田。

  “近期经历‘艳照门’事件后,自己日后可能会注意些,尽量不在车上放私人物品。”

  —— 一位车主说。他认为,车上的一些票据、证件、照片等都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

  “对酒后驾车要像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采取强力措施坚决在全市取缔酒后驾车等违法行为,决不能让其露头。”

  ——南京市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局长孙文德明确表示,3月起在全市掀起一场禁醉驾风暴,加强对晚间、午间、凌晨等重点时段整治。(龙嘉丽)

(责任编辑:靳明)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窦文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