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年的产能过剩调控之后,发改委首次表示2008年的工作重点将放在提高汽车行业运行质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
这一信息是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在2007年经济运行工作会议上透露的。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低谷。2005年,汽车产业被国家列入产能过剩和宏观调控的候选名单。2006年3月,国务院签发通知,首次确认国内汽车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现象。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通知,通知称,按照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十一五"投资计划,2010年规划产能将大大超过预期的市场需求,如不加以引导,潜在的产能过剩将会变成现实。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表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如果不对投资进行限制,'十一五'末汽车产能可达2000万辆左右,比实际需求多出一倍还多。""应该继续完善汽车生产项目的核准条件。"
产能过剩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有效产能不够、无效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也一度影响汽车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以及利润情况。2005年,中国汽车行业在产量增长14%时,利润水平却下降了38%,整个汽车行业去年总利润下降约170亿元。
但2007年是一个转折点。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汽车产量达到904万辆,增加了22.9%,其中轿车生产495万辆,增加了25%。在汽车产能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汽车行业利润也出现大幅提升,增幅达到了65%,成为中国39个工业子行业中利润增速最快的行业,利润总额更是创下5年来的新高,远远超过1000亿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董扬认为,这样的表现也许是发改委"没有预料到的"。
但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上涨的背景下,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却出现下滑现象。来自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奇瑞和吉利两家自主品牌同样都没能完成目标,奇瑞只完成了目标的97%,而且,如果排除出口的贡献,国内销量实际上只比去年增长了8000辆。吉利也在年中将全年销量目标下调了5万辆,虽然最终的销量21.95万辆超过了调整后的19万辆目标,但与年初的24万辆计划还相距甚远。
"从总体来看,国内的汽车产业仍然布局比较分散,一些技术水平和国际上先进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朱宏任表示了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未来的担忧。不断提高企业增长质量,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应该是发改委2008年汽车产业主要工作。会议上,朱宏任没有就如何开展这一工作做进一步说明。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认为,今年国家将继续鼓励发展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对发展不好的企业并不会有太多的惠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一直没有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