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高不下的国际油价带动下,自去年11月起开始进入价格上升通道的国内石化类产品本月继续上涨。其中,尤以农用石化产品价格的涨幅更为突出。分析人士认为,本轮上涨仍是成本推动型,但价格上涨较快的通常都是需求强劲加上供应偏紧的产品。
公开数据显示,本月上旬工业用石化产品价格小幅上涨,36个大中城市高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酯切片平均价格分别为1.3846万元/吨、1.261万元/吨、7836元/吨、1.1954万元/吨。与2月下旬相比,分别上涨0.70%、0.46%、0.54%、0.55%;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6.81%、2.56%、10.75%、5.56%。
相比之下,农用石化产品的价格涨幅更高。尿素、磷酸二铵、棚膜、地膜月平均价格分别为2010元/吨、3880元/吨、1.503万元/吨、1.432万元/吨。与2月下旬相比,价格分别上涨2.03%、11.49%、1.42%、1.20%;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0.44%、48.66%、10.51%、10.75%。
“总体上,本轮化工品价格大涨是原材料价格‘通胀’传导至下游的一个表现。具体分析,部分化工品种的涨价是受到国际油价的驱动,此外也有环保法规、供需失衡等方面的原因。”国都证券石化分析师贺炜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
华泰证券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则表示,以原油为代表的资源价格不断上涨,考验着石油化工行业的营运能力,但需求因素才是最终决定子行业景气能否延续的关键。报告认为,煤化工、氯碱等基础行业的增长方式将因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而发生结构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行业内具有资源、规模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获得发展机遇;而化工新材料、钾肥等拥有技术、资源优势的子行业则将依旧维持较高的行业景气度。
“近期石化产品价格总体呈现在成本推动下持续攀涨态势。但由于市场状况不同,具体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也会出现差异,需求强劲、供应偏紧的产品价格上涨较快。如农膜等产品近期的需求就尤为旺盛。”分析人士杨青说。
另一方面,市场供应的不足也推动了化工品价格的持续攀升。目前,国家为规范农药市场,逐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并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如江苏加大中小型污染严重化工企业的整治力度,关闭了包括草甘膦等农药生产企业在内的多家小化工企业,导致部分产品生产量减少。而在此前雪灾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生产设备受损停产,也导致市场供应量下降。
“总体上,由国际油价引发的本轮化工品涨价潮延续到近期已出现一定分化。尽管在成本推动下,各类化工品价格仍处在上涨过程中,但一些供需失衡比较严重的化工品则显示出更加强劲的涨价势头。”业内人士分析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