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京广、陇海铁路十字分割影响,郑州市区的路网结构和道路面积、密度先天不足。郑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增加过快,目前已经超过了120万辆。与此同时,中州大道、经三路、金水路、南三环、丰产路等近20条主次干道同时开工,被人为“肢解”的道路通行能力锐减。车辆激增和道路通行能力减小,使本来就拥堵的郑州堵得更欢。一步三停的市民自然怨声不断。
如何在车多路少的困境中让交通更加流畅?消解市民怨声“在道”,郑州警方同时祭出了“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等多种招数。
车多路少先天病郑州拥堵路难行
郑州为何如此拥堵?面对记者的问题,不少交通管理的业内人士不约而同给出的首选项是:道路供给严重不足,车辆增长速度过快。除此之外,市区路网结构不合理,交通管理科技水平相对滞后、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过于集中、公交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建设、交通参与者素质需要提高等都是重要原因。
据悉,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路网密度5.4~7.1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15%~20%,人均道路面积为6.0~13.5平方米。郑州则远远低于这个标准,道路网密度为4.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9.7%,人均道路面积为5.7平方米。而警方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郑州的机动车已经超过了44.5万辆,仅今年1至6月份,郑州市区机动车入户数量就有5万多辆次。加上在郑州路上飞奔的外地车,郑州道路供需矛盾突出。
市区路网结构不合理。郑州市交警支队科研所所长刘世中认为,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在造就了郑州的同时,也限制了郑州的发展。市区被京广、陇海铁路呈十字形分割,穿越市区的贯通道路较少。郑州次干路、支路的密度过低,导致主干道承担了过量的运力。这种不合理的路网结构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同时,由于城市发展向东偏移,造成了东西交通流量不均衡、东多西少的局面。
刘世中将郑州与南京放在一起对比,两市在规模、人口数量、机动车保有量等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南京市因为路网结构合理,变平面交叉为立体交叉,立交系统初具规模,地铁、公交系统发达,使交通拥堵得到有效改善。交通管理科技水平相对滞后。郑州市交警支队一名负责人对记者“亮家底”说,郑州三环以内灯控路口有409个,监控点235处,绿波带60条,电子警察520个;南京市灯控路口871个,监控点达到450处,绿波带98条,电子警察1006个。“差距不是一点,而是很大。”
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过于集中。火车站区域、二七广场区域既是商业中心、又是交通枢纽,加之中心长途汽车站设置在火车站附近,吸引着大量的人流、物流,造成中心城区的机动车流量较大,严重影响中心城区的交通运行。
公交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建设。目前,郑州公共交通由于自身在布局、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现了公交车线路集中、公交站点集中、站点设置距离路口较近等情况,不但没有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反而成为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原因。
多条道路施工市民怨声“在道”
与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路网结构和交通参与者的素质相比,今年“宏大”的道路工程建设和改造规模也多次被人提起,并被广泛质疑,甚至诟病。
据悉,2008年,郑州市区将陆续建设中州大道高架桥、航海路立交、沙口路立交、陇海路高架桥以及部分道路平交路口下穿涵洞、地铁建设等45项重点市政工程,交通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任务更加艰巨。而包括金水路、花园路、紫荆山路、经三路等在内的十条“动脉级”“精品街”升级改造,使得郑州交通雪上加霜。
从6月15日始至今年9月底,郑州市将首先完成花园路、中原路和省会行政区22条道路的整治改造,今年10月到年底前完成未来大道、经三路、建设路的升级改造。
精品街道的改造是全方位的,首先涉及的就是路面改造以及地面石板和地下管线的全方位整治,连信号灯的设计都要重新规划,裸露在外面的管线还要埋入地下。这让郑州的“动脉”再次面临手术。
修路让本来就拥堵的郑州交通一下子苦不堪言。记者近期看到,经三路、花园路、河医立交桥时常有车辆寸步难行。
消解怨声“在道”警方频频出招
2007年底,根据交通拥堵加剧的现状,郑州警方提出了“保通是交通管理的第一要务”。今年3月,郑州警方打破警种界限,机关、派出所民警甚至刑警等都走上街头,开始“全警上路保畅通”。
为保证连接郑州东西的金水路畅通,制订了《“四桥一路”疏堵保通应急预案》。采取近距离控制、中距离分流、远距离分流等措施,实行临时管制、适当调流等方法,提高“四桥一路”通行能力。
为防止恶劣天气下交通瘫痪,制订了《恶劣天气道路交通管理应急处置预案》。启动预案时,各单位除正常执勤警力外,还要迅速组织备勤民警和休息人员在5~10分钟内到达主要路口、易堵路段,加强对道路的巡逻管控和疏导,避免引发区域性交通拥堵。
“一个小事故,堵了一条路。”交通事故现场不能快速撤离是导致拥堵的一个常见原因。4月1日,郑州市交警支队与省保监局联合启动了《郑州市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在市内五区设置了7个交通事故理赔中心。实行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保险理赔的“一站式”服务。
加大科技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优化信号配时。对市区107处信号灯采取卫星对时技术,精确到秒,没有误差,为实施绿波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增加绿波控制。在原来的26条绿波路段的基础上,新增了34条绿波路段,目前,郑州的绿波带已经达到了60条,市区道路高峰时间比原来减少了近1个小时。开通了金水路、花园路、紫荆山路等主干道上的7块交通引导屏,及时通报交通流量,引导车辆通行。在全国率先启用警用直升机空中巡逻,通过直升机上的视频系统,将地面图像信息直接传输到交通指挥中心,实现空中与地面的立体指挥。
从制度上,郑州交警支队建立了支队领导承包路段,辖区大队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勤务工作机制,权力疏堵保通。为解决拥堵,警方还独创招数,比如交警一大队在紫荆山二层进口设置反光锥,有效缓解了二层的拥堵。
对于下一步将要打出的牌,郑州交警支队负责人称,主要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推行单向交通组织。对已经通过专家论证的27条单向交通组织道路,加快实施进程。通过单向交通组织可将道路通行能力提高30%以上。二是实行“黄绿标”。警方将联合环保部门,争取年内制定出台“黄绿标”制度。按照车辆排放达到的标准,发放“黄绿标”,对“黄标”车限制区域、时段通行。
“精品街”整治多措施治堵
对于郑州警方来说,目前的燃眉之急是解决由“精品街”整治带来的交通难题。
据郑州交警支队支队长常志军介绍,此次“精品街”综合整治规模非常大,施工涉及郑州市的东西向主干道5条,南北向主干道5条。其中:郑汴路局部断行,郑汴路、紫荆山路、东西大街、金水路、经三路、建设西路局部占用快车道,10条道路全部涉及人行道。受此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三条路段:嵩山路(陇海路-建设路)、建设路(嵩山路-大学路)、金水路(建设路-东明路)。
为最大限度缓解交通压力,郑州市公安局党委成员分包市区易堵的路段。交警部门结合各项工程的具体施工时间、方式、位置,制订合理的保通方案,对每个施工现场确定专人24小时监管。
交警积极和各个工程项目部对接,项目部和施工单位开工前必须报交警支队同意。施工时,尽可能不占用快车道;尽可能不开挖横过道路和路口,尽量采用顶管或夜间施工等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公交港湾和出租车停靠站,调整施工路段及周边道路的交通标志、信号、设施,并制订了施工期间的单向交通组织方案和应急方案,必要时立即启用。加大宣传力度,使市民掌握交通信息,合理选择出行路线,避开施工路段。
郑州市政府倡导各单位使用通勤车、公交车上下班。“目前,省会私家车保有量已达360055辆,上下班选择驾驶私家车出行的约为338531辆,如果这其中能有1/3改变交通出行方式,改乘通勤车、公交车或拼车上下班,早晚高峰期市区便可减少112843辆机动车通行,有效缓解早晚高峰期的交通压力。”郑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黄保卫说。
同时,交警部门建议广大市民在高峰时段避开主干道;也可在出行时早出门半个小时,避开高峰时段,安全、快速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