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已久的汽车消费税调整方案终于出台。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占国内车市最大比重的1.0升以上至3.0升以下的车型在这次的税率变化中却并没有作出任何调整。
■新快报记者 李村 实习生 罗霜
目的:“限大扶小” 节能减排
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通知中,明眼人一眼可以看出,国家调整汽车消费税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这样做也是基于降低汽柴油消耗、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
从调整内容可以看出,此次主要是针对3.0以上的大排量以及1.0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通过抑大扬小达到节约能源的意图十分明显。因此,此次调整将对国内大排量车尤其是进口大排量车的消费带来较大的冲击,而对小排量车的消费将产生一定的扶持作用。今年国内车市低迷,大排量车消费依然受到消费者推崇,小排量车销售却在不断下滑,政府通过“限大扶小”的消费税税率调整,希望对车市结构进行一个合理化的引导。
对此,汽车分析人士向寒松认为,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下,此举对国内汽车消费的导向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但由于“下手不够狠”,预计这一举措依然很难有效改善目前小排量车的销售窘境以及相关车企的经营状况。
反应:豪华进口车开始加价
实际上,调整消费税对大排量的豪华车影响最大。近几个月来,市场上有关“大排量车消费税即将上调”的方案一拖再拖,诸多豪华品牌尤其是进口汽车厂商一度徘徊不定,如今消费税提高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
而在几个月前,由于市场盛传国家将在7月1日、8月1日调高大排量车消费税,因此广州很多经销商早已做好准备。奔驰、宝马、雷克萨斯、奥迪、英菲尼迪等经销商在7、8月份都针对市场作出了应对措施,并不断督促看车的消费者“该出手了”。但由于未得到官方证实,汽车厂商的言论被看作是故意炒作,而消费者也迟迟不肯出手。如今,距离9月1日的时间只有10来天,经销商已经将最新的价格表挂了出来。原来存货较多的则承诺“暂不加价”,或者微量加价,而存货无几的经销商则已经开始按照加价后的价格表销售了。
进口大众广东乘用销售有限公司自8月12日接到厂家的调价通知后便表示,从9月1日起,途锐、辉腾、进口迈腾、T5等车型开始按照消费税政策调价。其中进口迈腾将上调万元,而原来售价158万元的途锐届时预计将上调最高62万元。据悉自从消费税调整的消息在几个月前开始流传后,广东乘用的进口大排量车型在7月份迎接了一个销售高潮,当月进口车销售量达到70多台,其中绝大部分以途锐和辉腾为主。
如今,随着消费税调整方案的正式出台,目前电话咨询和到店询问购买大排量豪华车的消费者也明显增多,都希望赶在消费税上调前买车。预计从现在起至9月1日前销量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小排量车依然不温不火
和上调大排量车的消费税相比,小排量车的消费税也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3%下降到1%,下调了三分之二,这也是我国自有汽车消费税的14年来的首次下调。不过,自消息公布至今,小排量车的市场销量并未迎来大幅增加,依旧不温不火。
“目前国内1.0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型很少,而且养车成本和大排量车一样高,下调消费税税率对小排量车影响很小。”汽车分析人士向寒松一针见血地道出个中原委。
目前,1.0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在国内目前保有量并不大,加之在某些地方不能上牌上路等的限制,以及国内消费者普遍追求大车的观念所在,小排量车的前景依然不甚明朗。
在广州经营某自主品牌小车的经销商表示,国家调低小排量车的消费税是个利好的消息,不过现在一个星期过去了,前来咨询的顾客并没有明显增多,“和以前一个样,无所谓好坏”。一位目前经济条件有限的准车主也无奈地表示,本来打算买量四五万元的1.0升小排量车,但说实在的,消费税税率下调两个点,对于消费者顶多只能够节约下几百元。而以后用车、养车的成本和大排量车一样。考虑再三,他决定忍忍再说,等缓一年之后凑够钱去买一款1.6升的车。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国家下调了小排量车的消费税税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小排量车消费不一定会出现迅速回暖的局面。
不过,国家对小排量车的引导作用也促使汽车生产企业积极研发精品环保小车。自去年年底正式挥师轿车市场,长城汽车也将主攻方向锁定在1.5升 以下的A级车市场。据了解,在未来3年,长城汽车还要开发包括款0.8升在内的节能环保型小排量轿车。该公司决策者表示,“长城要在A级车市场实行重点突破,做节能环保、有创新技术的精品小车,开发全球版、符合国际法规标准的产品。”包括长城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表示,由于大多数产品排量不在调整范围,所以当前消费税调整对其成本几无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是个利好消息。
遗憾:主流排量车型无任何调整
从此次消费税调整范围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遗憾:国家对目前汽车市场销量的主体、1.0升至3.0升(含)的乘用车消费税未作任何调整。这使得国家“抑大扬小”的美好愿望成了空中楼阁,力量极其有限。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基于国家稳定车市的考虑。
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0升至2.0升(含)的乘用车销量占到整个汽车市场的82.9%,在国内车市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是稳定国家税收的重要力量,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政府为何对1.0升至3.0升(含)的乘用车消费税税率一刀未动了。
一方面,今年国内车市连续遭遇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及油价飙升、股市下跌、PPI高企等诸多因素刺激,汽车销量持续4个月下滑,而国内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集中在1.0升至2.0升(含)排量的车型之间,此时如果提高该区间的消费税税率,汽车企业若将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将会导致潜在消费群体的流失。而2.0升至3升(含)的乘用车已经成为政府车辆采购的重点车型,政府在调整汽车消费税过程中也会予以考虑的。总而言之,基于对稳定车市和国家税收等多方面的考虑,国家才采取了这种“按兵不动”的税率调整计划。
尽管此次调整汽车消费税让政府“抑大扬小”的目标打了折扣,但无论如何,正如汽车分析人士向寒松所言: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下,此举对国内汽车消费的导向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取经:国外汽车税收重在燃油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中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汽车税收的做法。
目前,国外针对汽车的税收分为三个环节:购置环节、保有环节、使用环节。汽车购置阶段的税费是车主为获得新车合法拥有权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购置税、注册税等;汽车保有阶段的税费是车主只要还拥有汽车,无论使用与否都必须按月或年缴纳的费用,如汽车税;汽车使用阶段的税费是车主在使用汽车时要付出的费用,如燃油税等。国外在汽车购置环节上所征收的税款在整个税收比例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在使用环节上征收的税款所占比例很高,大约为60%。
美、日和欧洲主要国家的购车税收,水平最低的是美国,有的州不收购置税,水平最高的州也仅收6%;欧洲购车只收增值税,德国税率是15%,意大利税率是20%,英国是17.5%,法国是20.6%。
另外,国外对低排量汽车、环保型汽车都有优惠政策。
不过,国外汽车税收的重头在燃油税。英国是欧盟征收燃油税的冠军,据介绍,欧盟各国的燃油税率普遍在200%以上,即占整个油价的70%-80%。日本的燃油税率相对于欧洲要低一些,大约是120%。
而在国内,汽车燃油税从1997年被提出以来,多年来一直没有出台。不过,今年6月,财政部官员再次喊出“择机出台燃油税”的呼声,此次消费税的调整也可以看作是燃油税出台的一个前奏。
观察:消费税调整有点隔靴搔痒
“暑假来临,本人因经济困难,特寻兼职。本人承接以下业务:苦力搬运,装卸,汽车保养,车工,钳工,焊工,重装系统,QQ挂级,四六级替考,办证,代开发票,黑枪,黑车,洗头,搓澡,按摩……另:本人代写小学生暑假作业,替小学生欺负其他同学(年龄在10岁以下),打老师(年龄在60岁以上),代替学生父母开家会……”
近来,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种幽默“兼职”,其中在欺负同学和老师的项目上,“求职者”标明了欺负对象的年龄在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这两个不构成利益危险的区间,而特意避免了10-60岁这个身强力壮的主流顾客区间,这让我不知不觉想到了目前汽车消费税税率的调整区间。由于只对1.0升以下、3.0升以上这两个区间车型进行消费税调整,而未触及1.0-3.0升这个最大的汽车消费主体,这 让此次消费税调整方案变得犹如“隔靴搔痒”一般。正如剑客出招,力道太弱不足以致命。
首先,3.0升以上车型处于金字塔顶端,购买群体“非富即贵”:要么是真正的富豪,购车增加几十万元眼皮都不会眨一下;要么是公商务购车,“面子工程”,多花点钱也无所谓,这类消费群体对价格基本不敏感,加税也不会起到多大的抑制作用。
其次,对于一辆三四万元的小排量车来说,下调2%的消费税,对于消费者来说顶多只能够节约下几百元,这点小“优惠”根本不足以抵消昂贵的用车成本。由于国内停车费、过路费等用车养车成本较高,小排量车和大排量车的用车成本几乎一样,因此即使下调小排量车的消费税,对该领域车型销售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的。
而1.0-2.0升,2.0-3.0升,这其中这边厢是私车消费的最主流群体,也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那边厢是政府采购目前的主流车型,调高或调低都会让本来就雪上加霜的国内车市一下子变得不够“和谐”。因此,在针对这一庞大消费区间群体尚未有明确细分的税率方案之前,暂时还是不要动的好。
尽管有点“隔靴搔痒”,消费税调整对抑制大排量车消费的作用并不明显,汽车业消费格局也不会有较大的改观,但作为国家释放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也可以看出政府在节能减排上的努力。而此次消费税的调整也被看作是燃油税出台的一个前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