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促进节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
55辆纯电动的锂电池汽车、25辆混合动力客车、75辆混合动力轿车和20辆燃料电池轿车穿梭于通往各奥运场馆的道路之间,这既是北京对“绿色奥运”承诺的兑现,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经过这样的成功实践,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8月31日出席“2008首届中国绿色能源汽车发展高峰论坛”时提出:“到2012年,每年汽车产量有10%是节能新能源汽车。”
他表示:“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促进节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以保证我们各类的科技行动,包括大规模推动混合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具体行动。”
鼓励政策正在研究
北京奥运会期间,近600辆自主研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成功示范运行,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希望。
万钢明确表示,今后有关部门将在政策上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且希望能够组织和开展大规模的市场运行,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据万钢透露:“科技部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配合,从科技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角度努力推动企业能够及早地进行产品转型和产品应用。”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在采访一位参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研究》项目的成员时,他曾透露,有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政策的征求意见工作已经结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
不仅如此,万钢大胆地为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进行了规划:“通过各方面努力,到2012年使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达到100万辆,这样,我们一年可节油7.8亿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0万吨,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780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技部已经提出了进行大规模示范运行的设想。据万钢透露:“我们设想先通过连续3年对国内10个以上有条件的大城市进行千辆预售,并建立能源供应设施。到2010年,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大规模的市场能够达到1万辆。”
“我们自己研发的新能源车辆在这次规模化、集中化、高强度的运行中表现非常出色,这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万钢说。
国内技术仍存在差距
“预计2010年之后,将迎来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高潮。”万钢认为。
他解释说,在世界各国政府的推动下,全球各大汽车公司都在积极行动,为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获得快速发展做出努力。“根据各大汽车公司的产品计划,在未来2~3年内,投入各地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增加了数十款,预计2010年之后将迎来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高潮。”
因此在第一次产业化高潮还未来临之际,各国汽车企业都在埋头苦干,无论是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是其他替代燃料汽车的研发方面都丝毫不敢松懈,希望能够成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锋,并由此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但是万钢认为,目前,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方面还存在技术可靠性、产品成本、政策环境等制约因素。
国家“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欧阳明高此前曾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方面还缺乏竞争力。比如发动机电控、缸内直喷、电辅助增压、电动气门、可变压缩比等技术方面。”
“目前本田汽车的弱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节能38%,而中国的产品只能达到节能20%的水平。这就证明国内新能源汽车在电控等技术方面还有待攻关。”他告诉记者。
北汽控股总经理汪大总认为,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发展也比较薄弱。因此他提出建议:政府应和企业一起对相关产业链进行投入。“没有政府的介入,光靠产业链自身的发展是不行的。因此建议政府下大决心投入到产业链开发中。”
产业化还需市场基础
在论坛当日,福田汽车举行了欧V新能源客车二期工程的竣工投产仪式。福田汽车总经理王金玉说,这标志着福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开始走向产业化。
不过,即便是像福田、奇瑞、东风等汽车企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已具备产业化的条件,但是国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方面仍然存在缺乏市场基础的问题。
欧阳明高认为,奥运示范运行成功,并不等于新车可以马上实现产业化。“如果有研发却没有市场带动也是不行的。以电池为例,我们必须有一个能够使电池产业化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至少要有1万辆车,才有可能做成规模——有规模才能有投入,有投入才能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
他认为一个技术要真正在汽车领域站住脚跟,必须要突破整个市场1%的比例,才能够突破启动期。
“再好的东西如果没有市场也成不了气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熊传林认为,这就需要有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以及消费者观念方面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政策扶持,我们国家应该像发达国家一样,给予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一些补贴,或者减少一些税费。”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认为,市场化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在市场推广方面,如何将小批量的成果转化为商品?“配套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系统的建立应该由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来做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