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进入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时期,交通建设正由20世纪90年代的还账型、适应型向功能型、枢纽型、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出租汽车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是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的补充。今年时值上海出租汽车诞生百年,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碾过百年岁月,追溯到1908……
9月,上海出租汽车迎来百岁诞辰。
当下,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介绍,到2010年上海将建成11条轨道线、通车里程达400公里的“四纵三横一环”轨道交通网,每天输送乘客500万多人次,将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的30%以上。那么,作为城市公交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租汽车,在这幅宏大画卷中又将处于什么地位?它的未来发展前景又将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日前走访了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管理二科科长虞同文和上海强生控股公司总经理张国权。
虞同文透露,目前上海全市共有128家出租汽车公司、19家郊区区域性出租汽车公司,并已形成大众、强生、锦江、巴士、海博和蓝色联盟、法兰红7大品牌。其中,1000辆以上的公司有5家,200辆至999辆的有15家,200辆以下有108家,个体出租车有3150辆。全市共有4.73万辆出租汽车,10万名从业人员,同时还有5个调度中心,一天调度量达4万个车次。全行业平均一天行驶里程350公里,里程利用率达60%至63%,平均每天提供35个服务车次。
交通结构的变化对出租汽车有一定影响,但就目前来说,出租汽车人流相对还比较稳定,平均每天服务300万人次、160万车次,占全市共公交通客运总量约23%。虞同文表示,到2012年,轨道交通达到528公里、公交优先发展优先换乘时,出租汽车业可能会受到影响,对此,交管处正在研究对策。张国权则透露说,随着城市变大,人们的活动范围也会增大、延长,到时虽然乘出租车的人将减少,但单次里程会相应增加。因此,他的态度比较乐观。
而出租汽车行业的最大问题,还是没有专用车型。目前出租汽车都从民用车改型过来,座椅的弧度、门的开启度都没有多大变化。虞同文说,推广专用车型肯定是一个方向,但也会遇到问题,如使用专用车型成本就会提高,而且出租车市场毕竟有限,出租汽车的使用年限也有严格限制,只有5年使用率。
还有出租汽车的环保问题。虞同文说,我们一直很注意如何加快出租汽车的更新步伐,鼓励企业积极选用节能、环保、安全,符合国III以上排放标准的车辆。目前,出租车公司每月都有新车更新,但在排放达标上还不可能“一步到位”。过去曾盛行LPG(液化石油气)环保出租车,后来因发现用气装置频频发生故障、维修费用比较大等问题,这些LPG出租车达到使用年限后,便已全部改用汽油车。也曾经考虑过使用混合动力车或氢能源车,但目前混合动力技术还不够成熟,而氢能源车如果出省就不行,因为目前只有上海有加氢站,外地还没有。所以,出租汽车的环保问题将是上海交管下一步的主攻重点。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设施的建设,出租车就是这样一个流动的城市设施。上海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出租车汽车业的发展,而代表上海城市名片之一的出租车,在拥有自身形象的同时也提升了上海的品牌形象。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出租车行业由于普遍存在“乱收费、服务差、要车难”问题,在公众中的形象并不好。当时,有不少外商、侨胞和市民投书市政府,强烈呼吁制止出租车乱收费现象。最离谱的是,一位外籍人士打车10公里,竟然花了100美元。这件事引发了一场行业整顿。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有关会议上指出,上海出租汽车的形象已影响到上海的声誉,影响到上海的投资环境,必须予以整顿。1988年8月,市政府开始大力整顿出租汽车市场,其中推出的一项措施便是规定必须使用合格的计价器。至这年年底,情况大有好转,全市6700多辆出租小客车全部装置、使用了计价器。
同时,朱镕基市长还决定组建一家新型公司,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1988年12月,大众出租汽车公司应运而生,第一批200辆营运车辆全部是红色桑塔纳,一时在上海城市道路上掀起了一股 “红色旋风”。同时从创立之初开始,大众就把品牌和服务作为立身之本,其32个字服务标准———“扬手即停,上车问路,电脑计费,合理公道,电话预约,约时不误,车辆整洁,礼貌待客”,在行业内一时广泛传诵,为同行树立了良好榜样。静水一潭的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由于大众出租的崛起而开始不再平静,由良性竞争的引发,而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1983年起,上海出租汽车业打破少数单位经营的状况,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办出租汽车的新局面,除全民企业之外,集体、个体出租汽车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连农民也办起出租汽车公司。以后还相继成立了中外合作、中外合资和股份制出租汽车企业。
1985年3月,为加强出租汽车业的统一管理,市政府颁发《上海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规定》。同年4月,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下属上海市公共客运管理处成立,对客运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发展至1995年,上海已拥有各类出租汽车企业596家,个体经营者1067户,出租汽车总量达36991辆,使整个行业初步达到了供求平衡,其中桑塔纳和夏利两种小客车占总量的90%以上。这一年6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为上海出租汽车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对各个层面进行宏观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为以后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基础。
发展,还体现在出租车的技术与服务的进步上。上世纪80年代前,出租汽车没有顶灯,乘客难以识别,1985年以后出租汽车普遍装置顶灯,在晚上空车待租时顶灯及空车标志同时发亮,顾客很远就能辨别是否是出租车以及是否空车待租。1995年,市出租汽车公司又成功研制出使用IC卡(又称“智能卡”)的计价器。这种IC卡分两类,一类是用于支付车费的卡,另一类是司机卡,每个营业司机人手一卡。司机卡能控制计价器进入、退出营业状态,并记录驾驶车辆的车号、司机工号、脉冲设置值、开机时间、关机时间、当班营业累计数据和当班各次业务详细数据。进入90年代以来,公司还通过银行贷款、联营集资等多种资金筹措渠道,大规模新增和更新营运车辆,新建先进的业务调度中心,承担全市出租汽车三分之二的电话租车业务;在业务活动中坚持和完善“多收费退一奖二罚十”、“有奖监督”等措施,后来又推出“电话叫车、随叫随到”、“隔日预订一车不回”、“误点赔偿”等特色服务。
出租汽车在上海
世界上的第一辆出租汽车诞生于德国斯图加特。1896年7月,戴姆勒汽车公司接受马车行老板弗里德奇·奥古斯特·格雷纳的订单,为其定做一辆带计程器的维多利亚汽车。这辆装有计程表、半覆盖车顶及倒档,售价为5530马克的汽车,开创了计程车即出租汽车的制造历史。格雷纳于1897年将第一辆出租车投入运营,并靠着它建立了一个新的服务行业———计程车行业。
1901年上海引进第一辆汽车。至1908年9月,地处公共租界四川路97号的美商环球供应公司百货商场开设汽车出租部,为购买商品的顾客提供出租汽车服务,由此成为经营汽车出租业务的始作甬者。1911年8月,工部局批准美商平治门洋行和美汽车公司经营出租汽车,同年获准开业的还有亨茂洋行、中央汽车行等。从此以后,出租汽车开始逐步风行上海。20年代,云飞、探勒、环球、利利、祥生、黄汽车等一批中外出租汽车企业开业,至1928年成立上海汽车出租同业联合会时,参加联合会的车行已达到46家,拥有出租汽车500余辆。
与洋人办的车行相比,华商车行一开始显得微不足道。随着近代上海工商业的繁荣和人口的增多,汽车代步在上海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出租汽车业因此时来运转,华商兴办出租汽车遂应时而起。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祥生公司。祥生公司老板周祥生早年在一外国人开的饭店做事,常常代客雇车,后来就干脆自己经营出租车行。因经营有方,l931年12月,祥生汽车行改制成祥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到1937年上半年,旗下已拥有车辆248辆,分行21处遍布全市,成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
解放初期,上海尚有出租汽车行29家,营业汽车370辆,但出租汽车营业清淡。1951年9月,在政府扶持下,上海最大的出租汽车公司———祥生汽车公司被批准公私合营。1956年出租汽车全行业合营,实现全市出租汽车统一经营,共有出租汽车185辆。自此,上海的出租汽车统一由上海市出租汽车公司经营。
“文革”中,出租汽车未能发展,70年代初甚至连出租汽车公司都行将被撤销。1972年后,中国在联大恢复合法席位,上海各类外事活动增多,才使出租汽车业出现转机。80年代,随着城市改革开放的发展,上海出租汽车需求量日益增长,出现了兴办出租汽车热。1996年开始出租汽车停止发展,实行总量控制,根据需求稳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