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纳,一直是个传奇。
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样车在上海组装;1985年,第一批桑塔纳在上海大众下线。20多年,桑塔纳品牌长盛不衰,2008年上半年仍以11.71万辆的销量,在轿车品牌中雄踞第一。
如今,在安亭的上海汽车博物馆一楼历史馆中,依然摆放着一辆1985年上海大众首批生产的桑塔纳。与现在的车型相比,它如此朴实无华,可20多年前,谁又曾想到,这款不起眼的车型,会掀开上海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崭新的一页。
“失败的实验?”
任德跃 1983年参与组装首辆桑塔纳样车的12名上海工人之一
1983年的春天,我和同事们在上海牌轿车的总装车间里,辟出一块不大的地方,安装了10多米长的手推导轨,就这样开始组装桑塔纳了。
那时,上海大众还没有正式成立,零部件都是进口,有德国专家指导,按计划两天就应该装配好,可我们花了一个星期。原因很简单:所有零部件都堆在一起,找一个小零件,常常要花很长时间。
我后来知道了,桑塔纳的几千种零部件,从德国进口时,原本每一个上面都有编号,但运到上海后,无论是在仓库还是组装厂,都没有把零部件精细分类的习惯,大量零部件打乱了堆放在一起,找起来自然困难。
那时候,组装的条件确实简陋:汽车是搁在长板凳上组装的,没有机械手,只有葫芦吊。安装零件没有规范工艺,螺丝拧不紧就用锉刀锉,榔头敲。
其实,一直到1984年10月上海大众奠基后,工人依然在板凳上作业,用手推车来运货。收音机、喇叭、天线和小标牌被戏称为桑塔纳“四大件”———因为只有这“四大件”是国产的,其余悉数进口。1985年9月1日,上海大众公司开业后,生产线一度还是比较简单的。当时,在大众汽车一厂车间地面上,安置了100米左右的装配线,有了前束调整设备和转毂试验台,在这样的生产线上,大约生产了几千辆,到了1986年底,竣工的现代化流水线才正式投入生产。
对于德国大众敢与中国合作在上海生产桑塔纳,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德国《明镜》周刊记者毫不客气地断言:“这就像在一个破败、无援的孤岛上生产轿车,将是失败的实验。”
然而,开始时的简陋和困难,并没有让上海大众的领导和员工放弃。
“我们甘当小学生,慢慢学!”桑塔纳的引进,我们慢慢感到,干汽车,不光要干劲,更要技术和管理。德国大众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从生产线管理到质量控制,一步步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生产轿车的企业是什么模样,而上海大众,就在学习中起步。
其次是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最后是打基础,建立完整的现代化轿车零部件配套体系。
当时组装一台桑车要用1万美金的外汇来进口零部件。如果8.9万台桑车组装指标用完后还不能国产化,上海大众将面临关门的可能,国家承担不起这么多外汇的支撑。时间紧迫,加快国产化,成了当务之急。
然而,国产化谈何容易,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找不到一家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德国大众的质量标准。
摆在上海大众前面有两条路:一是降低质量标准,快速国产化;二是坚持德国标准,再难也要上。
上海大众的员工们依然记得朱镕基同志的一席话:桑塔纳的国产化,不能“瓜菜代”,国产化零部件必须坚持德国大众标准,“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
正是由于国产化战役的高难度,有着时代特色的“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应运而生。桑塔纳在两个国产化战场齐头并进:上海大众本厂加强车身和发动机的纵向国产化,配套厂完成其余零部件的横向国产化。虽然上海1983年就开始小批量试装桑塔纳轿车,但从1989年开始,国产化率才真正开始呈跳跃式攀升,31%、60%、70%、82%……现在是98.9%。一个上海大众的工人,能带动相关配套产业20个工人的就业岗位,280家大中型配套企业因此崛起。
坚持德国标准的国产化过程,让桑塔纳在国产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质量丝毫没有下降,销量稳步上升。
品尝到合资合作甜头的上海汽车工业,之后又引入和开发了帕萨特、POLO、途安、明锐、朗逸等多款车型。多年来,在中国轿车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上海大众,已经成为一个实力强大、信誉卓著的杰出轿车制造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