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下午2点,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碰撞实验室对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雪佛兰(CHEVROLET)牌SGM7169MTA型(科鲁兹1.6SE手动)轿车完成了“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
碰撞实验看点
1、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科鲁兹整体表现十分不错,除了前排右侧假人腿部和前舱有着明显的接触外,车内其他假人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受伤”迹象。
2、在侧面碰撞试验中,科鲁兹车身变形情况较小,整体破损比较轻微;除假人出头部和车厢有明显接触外,其他一切正常。
3、在正面40%碰撞试验中,试验车辆车身左前部变形十分严重,同时副驾驶席假人坐姿出现明显向左侧和前方倾斜的迹象。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否则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正面碰撞试验:前排右侧假人腿部和前舱有明显接触
正面碰撞试验是对车上驾驶员和乘客安全而做的碰撞试验,主要是考验车辆车架和车辆主动、被动安全系统装备在正面碰撞时对假人的保护能力,最终的安全星级测定将由分布在假人身上的各个传感器传出的相应参数来评定。
车辆基本情况 |
车型 |
雪佛兰SGM7169MTA型
科鲁兹1.6L |
价格 |
11.99万 |
车身 |
4598*1797*1477mm |
轴距 |
2685mm |
正面碰撞后,科鲁兹1.6SE手动型轿车(以下简称科鲁兹)除车身前部引擎舱部位实现有效变形外,车辆A柱,B柱以及C柱和车身顶部都表现完好无损;前风挡玻璃也没有出现裂纹。这都表明,在碰撞过程中,发动机前舱的溃缩变形有效吸收了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从而避免车身其他部位受到强力冲击。
从车辆底部也可以观察到科鲁兹发动机有效下沉的迹象,上图3中标注的区域是发动机的后悬置栓,在碰撞瞬间,该螺栓将自动松开,使得发动机出现下沉,从而避免碰撞破坏力通过发动机传递到乘员舱,对车内成员构成危害。除下沉式发动机的安全设计外,科鲁兹前悬的副车架也都出现明显弯曲,这也是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良好方式。
就驾驶席假人来说,在碰撞后,假人和前部弹出的安全气囊正确接触,接触痕迹和理想状态有细微偏差,不过从以往的经验上来看,这应该不会影响到对假人头部的良好保护;在碰撞中胸部和颈部的受伤程度需要通过布置在假人该部位的传感器获知的数据来评价,在碰撞现场我们很难直接观察到。
不过,对于假人腿部的受伤程度,较为直观,只要观察腿部和前舱的接触程度即可,接触程度愈深,就说明受伤的程度就愈大,此次科鲁兹的正面碰撞试验中,驾驶席假人除右腿膝盖和前舱有轻微接触外,其他腿部部位都和前舱没有直接接触,这说明假人腿部受伤的可能性较小,科鲁兹前排的大空间也为假人腿部缓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此次正面碰撞试验中,副驾驶席假人的头部和弹出的安全气囊接触十分准确,并且没有出现拖拉迹象,这对于假人头、颈和胸部来说,都是一个良好的兆头;但是对于假人的腿部安全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驾驶席假人腿部的轻微接触相比,副驾驶席假人的腿部和前舱就是亲密接触,在前舱上留下了明显的“红、蓝”接触印痕。
对于后排的女性假人来说,因为后排假人腿部以及头部并没有涂抹颜料,因此,在碰撞现场,我们即无法观察到假人和车厢接触的痕迹。一般来说,我们都是从假人在碰撞后的坐姿以及安全带是否松动来对假人的安全状况作出判断,而对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则可以利用布置在假人身上各个不同部位的传感器来获知假人的受力数据,只可惜实验室并不公开这样的数据。
在此次科鲁兹的正面碰撞中,后排假人坐姿向左侧发生轻微偏斜。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异常状况出现,假人安全带仍然紧扣在假人胸上,假人也没有出现下潜的迹象。
碰撞试验更多数据表格:
车辆外观 |
前机舱变形 |
溃缩变形 |
前悬是否位移 |
变形 |
翼子板变形情况 |
有变形 |
A柱变形情况 |
否 |
B柱变形情况 |
否 |
C柱变形情况 |
否 |
车顶部变形情况 |
没有变形 |
车底部门槛梁变形情况 |
没有变形 |
前风挡玻璃是否破损 |
完好 |
备注 |
无 |
车辆内部 |
气囊是否打开 |
前排双气囊全部打开 |
假人头部接触点 |
和安全气囊准确接触 |
内饰板破损情况 |
完好 |
假人膝部及小腿接触点 |
右侧假人和前舱有着直接接触 |
是否有尖锐物体出现 |
没有 |
前排座椅受损情况 |
完好 |
前排假人受伤情况 |
右侧假人和前舱有明显接触 |
后排假人受伤情况 |
完好 |
后排座椅情况 |
完好 |
前排假人坐姿 |
坐姿正确 |
后排假人坐姿 |
向左侧轻微偏斜 |
备注 |
无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