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这玩意真是太靠不住了,两三年前对“合资自主”铺天盖地的舆论讨伐,今年上海车展上已难觅踪迹,发布合资自主品牌、推出合资自主车型,倒成车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年坚决反对“ 合资自主”的人,如今推广合资自主品牌的态度同样坚决。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初算一下,除已上市的合资自主车型广汽本田“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东风日产“启辰”、东风本田“思铭”,以及发布了品牌还没有车子上市的北京现代“首望”、一汽大众“开利”、一汽丰田“朗世”外,本次上海车展上发布的合资自主品牌还有华晨宝马“之诺”、东风悦达起亚的“华骐”及首款概念车HORKI 1,广汽丰田发布了合资自主品牌的logo“i”。东风日产启辰品牌高调发布“V蓝战略”,并推出全新电动概念车viwa。此外,上海大众的“天越”也已在工信部名录里现身,传闻长安福特合资自主品牌将命名为“佳跃”,而奇瑞捷豹路虎、东风雷诺等合资伊始,“合资自主品牌”就已在规划之中。
对合资外方的跨国公司而言,内心并不愿意搞什么“合资自主”,他们在本部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全球开发体系,开发的车型本就是供全球市场的,自然包括了中国市场。所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不过是个“噱头”,只是在研发中加进了一些中国元素而已,某些地方做一点无碍大局的改动,基本平台是不会变的。要他们在中国另建一套研发体系,岂不纯属“重复建设”?巨额研发费用如何摊销?况且还有技术外泄的风险。
既然如此,为什么“合资自主”又能成为潮流?这与汽车管理当局的权力推行有关。依照国家2011年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汽车合资企业要扩大产能,异地建厂,就必须有新能源项目和合资自主品牌。中国市场是当今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为数不多的高速增长市场,跨国公司谁不想多分一杯羹?但是要在中国扩大产能,提高市场份额,就不能不接受这“城下之盟”。
不过,跨国公司也学会了中国的“潜规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拿一款旧车型在内饰和外形上做一些改动,同时提高本地化比例,降低成本,便是 “自主研发”最便捷的途径,既应付中国汽车管理当局,又充分发掘了旧车型的残值,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当年反对“合资自主”的人,很大原因正是出于对此种情况的担心:将淘汰车型换个“马甲”作为“合资自主”品牌车型推出来,与本土自主品牌争夺低端市场,形成对本土品牌的直接打压。从现实情况看,推向市场的“合资自主”车型,大多都是循的这种路子走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支持“合资自主”呢?因为我们同时认为,如果合资企业的旧车型沿用外资品牌,不换“马甲”,直接降价,对本土品牌杀伤力更大,比如桑塔纳、捷达和新赛欧。
当然,这些还都是小道理,更重要的理由是,“合资自主”是对“市场换技术”失败的一项补救措施。
当初我们批准建立合资企业,首先是出于满足市场需求和节省外汇;第二是让出市场,换得跨国公司的轿车技术。由于当时国内轿车严重供不应求,卖车有丰厚利润,加之中国造车基础太差,照猫画虎的国产化都是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合资企业只能做没有核心技术的简单组装——背离了合资的初衷,合资走上了岔道。
拿外资成熟车型直接生产没有风险,还能快速赚钱,谁还愿意搞远水不解近渴的产品开发?这也正是外资求之不得的事情,于是心照不宣,“换技术”的大事就被抛在了脑后。合资30年,合资公司主要工作就是推销跨国公司车子,心安理得地做跨国公司的“海外组装厂”。
要求合资企业有“自主品牌”,实质就是“逼”合资企业搞产品研发,跨国公司就不能不拿出技术,中方人员就能接触到一些核心技术,从而弥补“市场换技术”的缺失。
作为一开始就是“合资自主”的坚定支持者,看到合资公司“狸猫换太子”的做法,我也颇感失望,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也愤怒地质疑过那些未建研发中心便推出“自主车型”的合资企业,把他们比做“只有沙发、床铺,没有理发工具的发廊”。
后来渐渐明白,完全的自主开发谈何容易!首先硬件设备需要巨大的投入,是合资公司难以承受的负担,据称广本在第一代理念身上就投入了35亿元。其次大量的高级研发人才从何而来?而对一个旧车型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则是一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开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流程再造”,构筑起完整的产业链,对合资中方人员是一种很大的提升和磨练。并且如果“合资自主”长期以旧顶新,不仅会损害品牌形象,实际也达不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只要开了头,就得把“自主研发”做下去。
广本前年推出的第一代理念,业内诟病颇多,但是今年上海车展推出的第二代理念S1,虽然还只是“中改款”,已经令人刮目想看,仅仅看看外观已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而东风日产的启辰则已制定出后面几代的产品规划,据称,到第四代就将是全新开发的产品,而且开发中都是以中方人员为主的。
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凡事欲速则不达,自主研发更是如此。我们对待合资自主要有更多的包容,给它一定的时间,允许它逐步提高。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