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广汽集团公布了公司高层的一系列变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对此,业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广汽集团今年第一季度的经营状况还在下滑,公司希望通过高层的调整,来达到扭转颓势乃至实现广汽十二五战略得目的;第二是全面启用更加年轻的干部,为广汽的日后发展锻炼人才;第三是在广汽自主品牌的发展上进一步加大精力,力争自主品牌能够有更好的突破。
笔者详细查看了广汽目前的高层简历和新一届高层简历,对于评论人士以上介绍的几点,均有一定道理。而在具体的调整上,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比如在内忧之外,外部环境对广汽也有较大压力。再比如,人员调整的针对性和对广汽旗下各个重点子公司的影响。
决策层人员减少,增加执行层
广汽集团此次人员调整的一大特征是,副总经理人员从四名将为两名,黄向东、吴松、刘伟、区永坚及陈茂善副总经理卸任,付守杰、张青松上任。另外,由冯兴亚代替袁仲荣担任常务副总经理的职务。在广汽的公告后,只附带了这三位人员的简历,说明他们三位位置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董事长张房有、总经理曾庆洪再加上这三位就是广汽集团未来决策层的五位主要人员了。人员的减少,有利于提高广汽的应变能力,新决策诞生的速度。同时,也因为人员的减少,导致决策有可能出现一些偏颇的现象,这就需要五位决策人士对于广汽发展有超强的把握能力了。
除了决策层,广汽此次的人士调整,还附带增设了一个新机构,称之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委员会”。决策制定出来,能否顺利执行下去就是个第二个关键。广汽此次成立一个执行委员会,就是要解决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公司总经理曾庆洪是执行委员会的主任,几乎所有广汽旗下公司的一把手,都是执行委员会的副主任。
另外,广汽此次的人士调整,年龄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广州本地记者徐晨华先生认为,“此次上位的60后,基本上都是广汽集团的核心业务骨干,广汽集团也寄予厚望,包括此次任命为广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的冯兴亚,一样也是广汽集团内最具代表性的‘60后’高管,在‘年轻就是生产力’的今天,广汽集团寄予厚望于这批‘60、70后’高管大刀阔斧进行二次锐意改革,为广汽集团二次腾飞,也为广汽未来真正走上国际化汽车集团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笔者认为,新上任三人的年龄层,冯最为年轻,三者组合凸显“新的上,老的帮“的味道。
从以上调整上我们也能够看出,调整之后,决策人减少,可使广汽提高决策的诞生速度,新成立执行委员会,则是要提高决策出台之后的执行速度。其公司的整体管理责任相比之前要更加明确化了,这对广汽的发展是有利的。
各子公司高层回归本位
看完广汽人员结构上的变化,我们再来看具体人员上的调整。这里大家都发现一个关键,那就是集团副总都不再担任下属公司领导。下属公司领导除了是执行委员会副主任之外,也不再诞生集团公司的重要职务,而是回归本位,将精力主要集中到各自公司的发展上来。这样的人事调整,对广汽集团的各个子公司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广汽旗下的两个重要子公司,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而言。
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是广汽集团旗下的所有子公司当中,销量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竞争对手的重压、钓鱼岛事件的影响之下,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的业绩在过去两年都十分惨淡,这直接影响了广汽集团整体的发展。
去年,广汽丰田投产了全新款凯美瑞,但实际上,这款车型并未达到业界人士的预期,广汽丰田随后不得不将停产不久的老款凯美瑞搬出来救急,以掩盖新凯美瑞在销量上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但时至今日,新旧款凯美瑞相加,与德系仍然有不小差距。
今年,是广汽本田的大力发展之年,不仅有新紧凑级车型凌派要上市,还有新一代雅阁也要正式登陆市场。在广丰凯美瑞没有实现扭转日系中级车颓势的情况下,雅阁的前景如何,将直接决定了广汽本田未来三年内的经营状况。所以,让这两家合资公司的高层集中精力去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广汽来说,相当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两家公司的高层虽然不再诞生集团高管,但实际上肩膀上的任务要更重了。
另外,广汽集团的原副总经理黄向东,是现任广汽汽车研究院的院长,他卸任副总经理职务,剩下的工作就是大力发展研究院了。原副总经理黄向东吴松,是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他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的卸任,剩下的工作,就是广汽乘用车的发展了。另外,刘伟是广汽客车董事长,区永坚是广汽日野的一把手,这几位的职务变更,同样意味着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任务将更加单一清晰,担子实际上更沉重了。
广东汽车工业格局变化,广汽压力增加
广汽此次的人士调整,除了广汽本身希望通过改革,来实现自身的涅槃重生之外,来自于广汽之外的压力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从广东省的汽车产业格局上来讲,广汽集团的地位相当微妙。
2010年,一汽大众在广东佛山新建了工厂,今年就将正式投产。前不久,在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一汽与德国大众在柏林签署建设一汽大众佛山二期项目的联合声明。二期项目投资153亿人民币,建成后形成30万辆整车的能力,加上原有的一期产能,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总产能将达到60万辆。
很显然,如果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产量能够达到60万辆,那就将超过2012年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总销量(约57万辆)。这必然会导致广东省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
除了一汽大众,与在产销规模上一直与广汽在较劲的北汽,去年成功重组广州宝龙,并在广州增城的自主乘用车基地也已经正式动工,预计在今年年底就将建成。这更像是北汽的一把刀,直接插进了广汽的胸口。
毫无疑问,广东省对于省内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已经不再完全依靠广汽集团,不再完全依靠日系合资企业的力量,而是希望有更多的公司参与进来。否则,广州宝龙也不会被北汽重组。这对广汽集团而言,显然更加不利。所以,广汽集团如果还是像如今这般按部就班,错失近几年的发展机遇,等其他车企在广东站稳脚跟,自身要想有最佳发展环境就难了。
点评:从笔者以上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广汽可谓是处于内忧外患的境遇之中,且在时间上也已经迫在眉睫。若不尽快做出大的调整,按部就班的发展,很难让广汽在几年时间里实现腾飞。广汽过去几年的发展,都很难用成功来形容,无论是重组长丰、吉奥,还是成立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短时间内都很难产出效益。最近投资中兴汽车,更是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病急乱投医。对新一届广汽高层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如果未来几年不能扭转颓势,未来就将被其他国有企业所超越。
版权授予搜狐汽车,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须注明作者及出处。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