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争议多时的成品油升级补偿政策出炉。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宣布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加价政策。发改委价格司有关人员透露,此次石油企业承担了三成左右的提升成本。按照发改委部署,这次各地成品油调价进程并不一致,加价不会马上实施,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气治理加速,我国油品升级已经进入跑步前进阶段。
油品升级,如箭在弦。从引而不发到政策落地,促成升级举措的主因无非两个,简言之:一是现实倒逼,二是政策发力。
当PM2.5从专业词汇一跃成为居家热词的时候,民众也顺带着被普及了一个常识:油品不升级,雾霾就要升级。城市的蓝天,越来越像“黄鼠狼看鸡”,而与此同时,糟糕的大气污染形势逼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此前更是直言,“大气污染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北京十年来肺癌增加了60%,空气污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追根溯源,不能不说油品。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研究认为:机动车、燃煤等人为污染排放是造成雾霾天的 “主谋”。正因如此,连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也坦诚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直接责任者之一。
更清晰的顶层共识,来自于具体而微的制度设计。一者,今年2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明确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过渡期至2014年底,第五阶段车用汽油和柴油标准过渡期至2017年底,而此前我国已明确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过渡期至2013年底。二者,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这份被称为大气“国十条”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油品升级再次提出明确要求。随即,环保部、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再次剑指油品升级。
笔者认为,今日之油品升级,厘清责任是关键。这里的责任当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油企忠于质量、恪守标准的责任。目前来看,各地油品质量升级进度不一,各种标准油品共存于市场,车用柴油、普通柴油同渠道销售。优质优价固然是市场的基本逻辑,但如何在生产、批零环节严控质量,防止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乱象出现,油企与监管部门责无旁贷。
二是价格补偿机制上的公共责任。据机构测算,我国油品升级的成本,保守估计超过500亿元,每升油成本可能增加0.12元至0.15元。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油品质量升级后,要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换言之,升级后油价将遵循炼油企业消化一部分、消费者负担一部分的原则。那么,如何测算好成本、做好公共及公益性服务部门的用油补贴等,是加价之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量力而为、有序推进,这是油品升级的基本节奏。谁污染、谁负责,也是国际通行的资源能源领域法则。油品升级初衷良善,也是大势所趋,如果在“跑步前进”中能多听听民意,在政策博弈中多看看民情,也许会更得民心。当然,指望一步到位的油品升级终结城市的雾霾天,这显然有点过于天真,低碳环保的生活,不只是油品的责任。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