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翟勤:油品加价是否将会催热小排量车型?

2013年09月25日11:22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评论员 翟勤

  当今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大气污染,已经到了不可容忍的程度了。从日前北京市政府宣布的,逐年、分期投资万亿治理大气污染,逐年减少PM2.5的方案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决心和接下来即将要拿出的一系列措施。

  虽然在整个的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污染所造成的部份仅占三成左右,但是与其它污染源相比,这部份却是可视化最强,其污染量最容易计算,也最容易追根溯源的部份。并不是说国家对其它的污染源就视而不见,但是在大气污染的治理中,从汽车尾气的排放抓起确实有着很多的必然性。

  国内的油品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准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其中炼油的标准过低又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有关方面是下定了大决心要来整改,同时也将采取大的动作来加以整治。但是前提是要投资,而且成品油的价格也将水涨船高。2013年0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即印发《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优质优价政策。其中,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

  对于治理大气污染,从厂商到消费者人人仍责,那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也将是人人有份。问题在于以什么时样的比例来分摊这部份投入。首先是作为油品生产的主要厂商,中石油中石化已表态无法承担改造成本。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表示:“企业设备升级改造成本很大,让企业完全消化掉不可能。而之于前也有媒体提出,是不是政府出钱承担,我们认为也不合理,毕竟13亿人里有车的是少数。污染者付费,多用油的多承担,这是最后确定的原则。”

  于是有关方面作出了测算,当油品升级分步实施之后,每个私家车主平均要增加每月30元左右的油品升级负担。考虑到对于许多公益性用车,或者是一部份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用车,国家也作出了相应的政策补贴。但是中央财政只针对种粮农民、林业、渔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等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对出租车,在运价调整前,继续由财政给予临时补贴。

  其实作为“污染者付费,多用油的多承担,这是最后确定的原则”,这样的方式方法并无逻辑上的不妥,问题是在私家车这个范畴中,大排量车型与小排量车型的排放量完全不在一个水准之上。今后“嘴越大”的车型越要多付钱已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之事了。奇怪的是虽然油价高企,但是国民追求大排量车型之风似乎正愈演愈烈。

  反应在近期的乘用车市场上,紧凑车型,A0级以下的车型还在纷纷下滑,民间的消费行为更多地向A级A级以上的车型倾斜。虽然在许多的私家车用途中,并没有必要配备大排量车型,但是国人的攀比之风引导着消费观念都是向上兼容的,即A0级车够用者,一定要买到A级;而A级车已够用者,又一定要用到A+或者是B级

  所以面对当前的大气污染形势治理,提高油品质量是必然之路,而提高全社会的节约之风也是时候了。一是要把倡导多年的抑大扬小措施作出些在新形势下的引导和诠释,二是要在新能源车型尚不成气候之前,对制造小排量精品车型的厂商,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扶持。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张婷婷)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