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王金玉
随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车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大力鼓励纯电动汽车的政策引导给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一直叫好不叫座的纯电动乘用车究竟应如何扩大市场引发了业内新的思考。
■找准市场定位
作为新事物,纯电动乘用车投入市场以来一直没能打开局面,除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带来的种种疑虑外,纯电动乘用车的定位是困扰其市场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因素。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林程认为,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的发展一定要找准定位:“高端产品要提高品质,做好品牌建设;中低端产品要做好市场普及。只有找准了市场定位,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适应性需求,才可能进一步打开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他说。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认为:“纯电动汽车要综合考虑市场定位、政策、资本和智能信息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打开市场。”作为新事物需要市场培育、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支持,更需要消费者认知。上市以来,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推广的一大难点就是偏高的价格,面对动辄20-30万元的家用轿车,一二百公里的续航里程,让很多消费者觉得不值。一位汽车业内消费者坦言:“一辆比亚迪E6要36万元,一次充电只能跑300公里,现在国内的充电设施这么少,我开着它出门还得总担心什么时候没电了怎么办?同样的价钱,我为什么不买一辆宝马这样品牌做得比较好的燃油车?”传统的品牌效应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面对高端电动跑车市场,业内很多专家表示并不看好。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并不具备高端纯电动汽车的消费市场,我们要按照国内的市场需求推出适应性产品。”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领域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私人用车领域尤其是高端车市场消费乏力。近几年中国的纯电动乘用车也一般都集中在出租车领域。目前,深圳、北京、杭州等国内很多大中城市都有了纯电动出租车成功运行的案例,但是在私人消费领域却一直无法打开市场。
在纯电动乘用车中低端市场,小型电动汽车尽管受困于“准生证”的困扰,却意外地获得了市场认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山东、河南等局部地区,小型低速电动汽车具有一定的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一辆车几万元的售价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很乐意购买这种“四个轮子的轿车”代步。市场需求之下,尽管没有“准生证”,小型低速电动汽车还是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空间,仅山东时风集团今年1到9月份就销售了6万辆这种小型低速电动汽车。
■商业模式决定市场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欧阳明高分析:“我国的纯电动汽车应该根据不同的车型锁定具体的消费群体,在实践中摸索适合自身产品的商业模式推动市场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推广,我国的纯电动乘用车也在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深圳的纯电动出租车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摸索后,现在深圳鹏程出租车公司的纯电动出租车业务已经实现了2000万元的年盈利,北京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也正在实践中摸索,取得了一定效果、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
市场推广是一种实践活动,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市场需求,在特定的市场需求中除了产品性能等因素,商业模式决定了产品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纯电动乘用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商业模式上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孙逢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一段时间技术积累之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到了市场推广阶段。需要商业‘奇才’创造具有适应性的或者特殊的商业模式来打开市场。”
但是,无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都需要不停实践,用行动去完成商业模式的创新打开市场。北京易卡租车公司总经理战静静在总结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商业模式时表示:“不是要万事俱备了才开始做,而是先做起来,在行动中摸索,做行动派。”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