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汇总| 往日回顾页面 > FACETIME > [FACE TIME]第9期:英菲尼迪戴雷"造梦者"

品牌为王 英菲尼迪任务重戴雷需要突围战

2014年01月14日10:51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张耀东

  在奔驰表态其在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卖车时,英菲尼迪高高举起了“品牌为王”的大旗。

  坚持“品牌第一、销量第二”战略的,是新任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戴雷。这位身材高大、讲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国经济学博士,是目前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汽车营销职业经理人之一。

  在过去几年里,戴雷以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的身份,创造了宝马在中国的销售奇迹。今年4月,40岁的他选择加盟英菲尼迪

  困难也如影随行。过去三年,由于中日关系等种种原因,英菲尼迪非但错过了中国豪华车市场年均增速40%的黄金期,还因不断高企的库存而受到业界和经销商的质疑。

  在微观营销层面,高档车企业把品牌做好就能躺着卖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宝马奔驰们也开始将更高比例的品牌市场费用转向一线促销,英菲尼迪何以要逆势而动,重提品牌导向呢?

  支撑戴雷坚持品牌战略的是英菲尼迪在中国的宏伟计划。根据此前披露的消息,2014年起英菲尼迪将会实现国产,Q50L、QX50Q70L等主力产品都将引入国内。最近,戴雷也提出到2020年要将英菲尼迪打造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第四的目标。

  这意味着英菲尼迪在华的年销量至少要达到20万辆以上,也就是要在未来的7年里销量提升10倍以上。如此增长目标,若没有坚强的品牌依托显然难以达成。

  戴雷的重点是将品牌增加更多的中国元素。一年前,英菲尼迪日产体系中独立出来,成立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并将总部设在了香港,成为唯一将全球总部放在中国的高档汽车品牌。戴雷希望借助总部的地理优势,将英菲尼迪打造成适应中国“具有年轻心态的高端汽车消费者”的品牌。

  目前,戴雷已经组建了一个团队,负责品牌调性重塑等工作。“希望在两三个月里完成”,戴雷介绍说,按照计划,在8月30日的成都车展上将会率先发布产品战略。

  何以突围

  想要紧随奥迪宝马奔驰等德系三强,成为中国高档车市第四名的车企不在少数,沃尔沃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捷豹路虎等品牌都具备这样的实力和雄心,英菲尼迪若想从中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如今,英菲尼迪的情况与十年前的宝马有相似之处,同样存在品牌定位小众、产品售价较高、经销商盈利能力弱等问题。不同的是,虽然年轻的英菲尼迪并没有宝马那样强大的品牌、产品和体系支撑,但其更年轻、更有冲击力的全球总部,比德国宝马更灵活,也更愿意为中国市场而改变。

  因此,戴雷首先选择了倾听。在过去的百余天里,戴雷走访了经销商投资人、媒体专家、合作伙伴,核心内容就是听取各方对于英菲尼迪的意见。对于亏损严重的经销商网络,尽可能地帮助其消化库存,并调整了价格体系。最近3个月,英菲尼迪的销量逐步回升,6月份已实现同比增长46%,恢复到“钓鱼岛事件”之前的水平。

  在战略层面,为了实现在众多二线高档车品牌中成功突围的目标,戴雷将调整重点放在了四个方面,核心要素就是本地化。

  一是品牌本地化。戴雷认为,尽管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黄金增长期已经过去,但是消费人群属性也在发生变化,年轻的私人用户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个性化。基于此,戴雷希望将英菲尼迪塑造成为面对具有“年轻心态”消费者的品牌,扩大影响力,与目标人群产生情感共鸣

  这也得到了英菲尼迪全球总部的支持。目前,北京和香港的团队正在努力为英菲尼迪打造一个类似于“宝马之悦”的全新中文口号。

  第二是产品。现有英菲尼迪的产品线还算齐整,可以覆盖82%的中国高档车市场,但命名体系相对混乱,消费者识别度不高。因此,在今年1月份的北美车展期间,英菲尼迪宣布了全新的产品命名体系。未来,英菲尼迪将只有Q和QX两大系列。这是效仿十多年前奥迪的做法。明年,Q50QX50两款产品将会采取先进口后国产的方式引入国内,同时,新的4缸动力总成也将导入国内生产。戴雷对这两款新车也寄予了厚望,他认为Q50不逊于宝马3系

  第三是团队。过去十年,宝马在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一支年轻、有激情的专业团队,但以往英菲尼迪受制于日产全球的工资体系,其薪资水平难以与奔驰宝马相比。这种情况在英菲尼迪独立后已有所好转。戴雷希望将英菲尼迪中国打造成小而强、有激情、乐于学习的团队。

  第四是生产制造本地化。与奥迪类似,英菲尼迪的国产将在东风日产的体系内进行。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合资企业,因此,在生产制造上将有更大的保障。另外,东风日产的百万辆产能也有助其摊薄成本。

  本地化挑战

  由本地化带来的问题是,英菲尼迪国产后将如何整合进口车和国产车的销售体系。对此,戴雷避而不谈,只是表示未来将会由合资企业和股东方来发布。

  目前,奥迪宝马奔驰在中国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形式。奥迪是将进口车和国产车的销售业务全部交由合资企业管理;宝马是采用进口车和国产车两套体系共存、内部统一管理的模式;奔驰则采取了成立合资销售公司的做法。理论上讲,奔驰的方式最为彻底,但也面临一个较长的磨合期。对于英菲尼迪来说,显然已经没有时间进行内部磨合了。

  英菲尼迪的另一个挑战来自总部的支持力度。英菲尼迪堪称为全球最年轻的高档车品牌之一,在起源上,其主要是为北美市场开发的,最近几年才开始逐步全球化。

  去年7月,日产总裁卡洛斯·戈恩将奥迪美国公司总裁约翰·德·尼琛招致麾下,出任英菲尼迪全球CEO,并将未来重点锁定中国市场。至此,英菲尼迪才真正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品牌、产品战略逐步清晰,并制定了5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可以说,目前的英菲尼迪是个尚在完善之中的新兴国际品牌。

  戴雷并不认为新的管理体系有何问题。他表示,英菲尼迪的产品研发、制造非常成熟,而在营销、品牌层面,设在香港的全球总部更有助于了解中国市场,新的管理团队没有繁文缛节,更有利于塑造出一个充满激情的品牌。“我充满了激情”,对于英菲尼迪的未来,戴雷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桑大伟)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