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汽车 深度评测]SUV车型在中国近几年可以说是最火的车型了,各个厂商纷纷推出了各级别的SUV车型或者说交叉车型,一向给人老派、成熟感的奔驰也不例外。GLA是基于奔驰MFA平台打造的紧凑级车型,与奔驰A级、CLA级出自同一平台。国产化后的GLA产品线更加丰富,现在才算是真正拉开架势与宝马X1、奥迪Q3展开竞争。
很多网友抱怨GLA国产化之后价格没有降低,我们本篇文章中也将大致为您分析一下这辆售价39.8万元的国产旗舰车型与之前进口的GLA 260 4MATIC有何区别。另外,也有身边的朋友问我这辆GLA算不算SUV,因为看起来不太想,相信诸位也有这个疑问,我们也借由实际的体验来为您解析这个疑问。
并非传统SUV的外观设计
很多朋友质疑GLA是否为一辆SUV车型的直接原因就是GLA看上去并不是一辆我们传统概念中的SUV车型,它更加像一辆升高底盘并加装黑色防擦包围的A级车。市场上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产品,在原有轿车车型上进行小的改动以达到交叉风格,有些是小幅度的提升了底盘高度,有些则几乎与轿车保持一致,这些从编辑个人角度来看,通过性并没有本质提升,所以只能被称为交叉风格的车型,不属于SUV。
眼前这辆GLA则不同,奔驰在国产车型上重新调整了底盘设定。这辆GLA 260 4MATIC运动型的底盘高度超过了200毫米,比进口GLA要更高一些,比很多"传统"的城市SUV也要高不少。也因此国产GLA与进口GLA在车身"三围"上只有长和宽保持一致,高度则增加了49毫米达到了1532毫米(进口GLA高为1483毫米)。这样的调整直接提升的是国产GLA的通过性,也增加了视觉效果上的SUV般的感觉。
具体到通过性方面我们暂时卖个关子,后面驾驶部分我们会再详细为您描述,还是说回外形设计。GLA是一辆定位于年轻人的座驾,所以并不"传统"的设计可能并不会造成它真正用户群的困扰,甚至还因此加分。现在的年轻人更追逐个性和独特,GLA显然比造型保守的奥迪Q3和相对"传统"的宝马X1更能吸人眼球。
其实在没有见过真车的时候,我也并不喜欢它的样子,看上去只是独特而已却并不漂亮。但真正见到实车后却发现GLA真是个"不太上相"的"倒霉蛋"。如果您对GLA有兴趣,那么一定到展厅里看看,因为实车要比照片上更漂亮一些,质感和层次感的表现会更好。而且很抱歉我们的试驾车颜色太过"大叔范儿"了,如果能挑的话我宁可要那辆鲜艳的红色试驾车。
没有惊喜的内饰氛围
奔驰是一个很会营造内饰高级感的品牌,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顶级的用料使每一辆奔驰都能给车主带来强烈的尊贵感。但,并不是每一个级别的车型都适用于这种思路。GLA是一辆外形设计看上去十分年轻化的车型,而坐进内饰之后就又变回了之前的老派奔驰。大面积的木纹饰板和圆滚滚的内饰设计实在让人找不到年轻的激情和个性。
材料方面的应用也并不突出,内饰大面积的材料都只是表层覆盖的薄薄的一层软性材料或者皮革包裹。工艺和细节的精致感相比竞争对手奥迪Q3而言,还有很多可提升的部分。
奔驰的Command操作系统相比奥迪MMI和宝马iDrive而言是最复杂的,逻辑性也不是特别强。而在GLA的顶配车型上,还仍然采用了最简化的版本,完全不能靠它来提升车内的科技感和豪华感。相比有惊喜的外观设计而言,GLA的内饰显得有些缺乏亮点。
售价相同舒适配置更高
国产后的GLA被网友诟病并没有降低售价,我们也带着同样的疑问仔细对比了我们这款国产GLA260 4MATIC运动型试驾车和之前售价相同的进口GLA260 4MATIC,发现配置有增有减。国产车型增加的配置有19寸铝合金轮毂、电动后备箱尾门、后排出风口、后排中央扶手、副驾座椅电动调节并带有记忆功能。而减少的配置有膝部气囊、自动泊车系统及可变齿比主动转向系统。
整体来看,国产车型增加了多项舒适化配置和更高级的电动尾门,而进口版车型则更注重驾驶和安全配置,也可见奔驰对于中国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掌握也是愈发熟练。虽然这话说起来有点儿令人沮丧,可事实确实如此,国人更注重豪华和舒适配置,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则更注重安全配置和驾驶感。
前排很舒适 储物格实用
GLA的车内空间仍然是注重前排乘客的设计,虽然国产版给后排增加了空调出风口和中央扶手等提高舒适性和存在感的配备,但仍然不是特别适合后排长时间乘坐。不过GLA的定位还是给年轻人的座驾,多数还是小两口的交通工具,所以这种设计并无不妥,前排的舒适程度还是很高的。
在驾驶GLA的几天里,让我觉得最顺手、最好用的储物格就是省去传统挡杆后增加的大号储物格。这两天里我把手机、钱包、停车卡、高速票、钥匙等等所有的随身物品都往这里放,非常实用。其实对于自动挡车型来说,挡杆的位置真的不是那么重要,怀挡不仅更省地方还能带来一点儿怀旧的感觉。
轻松舒适的、轿车般的驾驶感
可能是A级和CLA级过于运动化了,所以驾驶GLA的时候反而感觉更加平常,平常的像一辆普通的轿车。是的,尽管离地间隙超过了200毫米,但是坐在GLA车内的时候也并没有SUV般"高高在上"的感觉。好处是你会有一种在驾驶常规轿车时低重心的安定感,尤其是在弯道里,坏处就是可能会让你低估GLA的通过性,在非铺装路面诞生不必要的担心。
GLA全系采用了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所以低速行驶中的顿挫感会比传统的AT变速箱更加明显,不过大油门加速时降挡速度的略显迟疑却不是因为双离合器变速箱,是奔驰保证舒适感的传统。GLA260具备211马力的高功率版本2.0T发动机具备充沛的动力,并且平顺感也要比一些对手做得更好。发动机低转速的响应和油门的线性组合出的从容要比奥迪的同规格动力系统来的舒服,奔驰在动力系统与人的交流上做得更好,也可以形容为更听话、更舒畅。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台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并不追求换挡速度,升挡的过程一点儿也不显得比传统AT变速箱更快。如果以双离合器变速箱作为"换挡快"或者"运动化"的代表显然在GLA身上不太成立,前段时间试驾的宝马2系Active Tourer的AT变速箱无论响应还是换挡速度都感觉比这台双离合器变速箱更迅速。
GLA的转向系统设定让人愉悦,会让人觉得灵活却不会过分敏感,恰当好处的份量与回馈让喜欢驾驶的人和享受驾驶的人都能得到满足,比Q3来得更真实又比X1来的更柔和。底盘设定与奔驰A级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但避震器行程增加后初段变得更柔和,滤震的效果有明显提升,也因此改善了在A级上底盘回馈质感不强的缺憾,所以GLA在行驶品质感上大多数时间要优于A级车。
但在少数时候情况比较相反,A级车虽然偏运动化的设定偶尔会显得比较硬,甚至在细碎震动时会丧失一些高级感,但对于更明显的颠簸,吸震效果非常好,硬朗但却十分干脆。GLA则比较相反,颠簸大一些的时候不仅感觉也比较明显,并且避震器初段的柔软会加大车身的晃动幅度,相比A级车而言,感觉到的颠簸幅度也并不小,所以算是加长悬挂行程之后不得不面对的一点小瑕疵。
GLA悬挂中后段的支撑力仍然保持的非常好,我们多次尝试用较高的速度过不同幅度的弯道,GLA的车身姿态控制都非常完美,弯内的安定感丝毫不弱于多数轿车。转向系统的指向性也比平时驾驶时显得更加准确,应该说有些小惊喜。由于车身形式、底盘设定和整车重量上的变化,GLA在弯道中尾部肯定没有A级和CLA灵活,更加中性一些,不会显的拖沓,在SUV中绝对属于优秀的表现。
比预想更好的通过性
就像之前说的一样,坐在GLA里面的时候并没有SUV的感觉,更像一辆轿车。这种感觉会让你忽视它的通过性,只要把它真的开到越野场地里才发现它比预想的更加擅长此项。
超过200毫米的离地间隙实际的优势绝对比你坐在车里的感觉要明显的多,以至于场地里简单的越野路段根本对GLA造成不了任何困难。4ETS电子辅助系统可以通过制动来控制打滑车轮,从而将更多动力传递到有效车轮上,所以湿滑泥地、爬坡以及简单的坑洼路段都能轻松通过。增长的悬挂行程此时尽显优势,GLA能克服的困难比预想的要难得多。
当然,这毕竟只是一辆城市SUV,过分复杂的路况并不是它的舞台,所以我们也就没有再挑战平时只有普拉多、牧马人这种专业越野车才会挑战的路段。但通过简单的体验就可以肯定,如果车主打算开着GLA出去郊游,完全不必担心一些非铺装路会形成阻碍。
测试成绩出色 稳定性高
无论是加速还是制动,可以看出GLA的避震系统对于车身姿态的抑制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全力制动的时候,其姿态要比我们预想的好很多。而全力起步的时候可能稍微有一些夸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四驱系统提供的强大抓地力,使2.0T发动机的全部扭矩都作用于地面造成的。
加速的过程中,发动机输出造成的G值曲线很平滑,而变速箱在换挡的时候出现了较明显的瞬间波动,这也佐证了之前驾驶体验中这台双离合器变速箱并非着重于换挡速度的感受。全力制动时,制动力感觉非常充足,给人带来了极强的信心,来自普利司通的动力侠SUV专用型轮胎带来了强大的抓地力,保证了GLA优异的刹车成绩。
总结:在试驾GLA之前,我其实对于这款车的功用和定位还是有点不能理解的,但试驾之后这种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了很多。这是一辆好开又好玩的车,好开是说不仅有一定的驾驶乐趣,还能游刃的穿梭于城市之间。好玩则是不仅能穿梭于城市、高速,还能在非铺装路面上撒撒野。
限于尺寸原因,GLA不是那种可以提供充沛后排乘员空间的车型,但从定位于年轻人来看,其实只要前排舒服就足以了,后排多数还是拉拉同事、哥们儿、闺蜜去吃个饭、逛个街之类的短途乘坐,所以对于舒适性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如果你是个时尚、个性,总喜欢有点儿与众不同的又比较爱玩儿的年轻人,GLA的可玩度很高,是个充满了跨界乐趣的、价格又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奔驰SUV。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