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感到多此一举,改革开放到今天,明摆着的事实谁还能瞧不见?其实不然,最近一位自称“大半生在海外汽车业的华人”发来一篇“奇文”,对中国汽车工业引进合资的道路,特别是对上海大众进行了极端的诋毁和辱骂,甚至认为“中国哀哉!危哉”!作为亲眼目睹了中国汽车20年巨大变化的局中人,我们就不能不再重复说一些看似多余的话。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汽车工业走的确实是一条自主发展的路,尽管当时的四大车型,解放原本是引进苏联的吉斯150,南京跃进是改造的嘎斯51,济南黄河是仿造的捷克斯科达,北京212仿造的美国吉普,但是资本金是100%的国有,零部件也是100%的国产化。北京还自主开发了“井冈山”,一汽开发了“东方红”和后来的“红旗”轿车。然而“闭门造车”的结果,使中国汽车工业和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中国人最引为骄傲的“解放”,也是30年一贯制。80年代初,一汽倾全力搞“解放”换型,干了8年仍难如人意。红旗一直没有工业化生产,仿造奔驰1953年款的“上海”牌,直到1991年停产也没达到被仿者的水平。到1980年,一个9亿人口的中国,汽车产量只有222288辆,其中轿车加上吉普也只有5418辆,所以人们总结叫“缺轻少重无轿车”。 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中国汽车要完全立足自主开发,一切从头搞起,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国际潮流?还不要说中国整体工业基础与世界的巨大差距! 是改革开放给了中国经济起飞的原动力,也给中国汽车工业开辟了快速发展的捷径。中国汽车能不能利用世界资源发展得更快一点?正是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指示“轿车也可以合资嘛!”直接促成了上海大众公司的成立。 高起点的上海大众,站立在整体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中国大地上,要取得和国际汽车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效果,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江泽民和朱镕基同志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从国产化到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走过了坎坷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人人可见的业绩。 上海大众的成功,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模式,而且为整个行业所效仿。这里我们强调两点:一是中国要发展轿车工业,二是中国汽车可以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从此中国人不再闭门造车了,懂得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经验,使自己发展得更快、更好。1980年到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由19.63万辆增加到233.44万辆,今年可能突破300万辆。最近20年的发展速度,是前30年的11倍,而且产品重、中、轻、轿、微、客、汽、柴,品种齐全,轿车比例达到30%。单就轿车制造技术方面,与国际水平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有些产品差不多能和国外同步上市。直到90年代初,中国人说起轿车,还称之为“梦”,而2001年,乘用车的保有量中私人已经占61%。不是改革开放,不走引进合资的道路,能够如此快速发展吗? 至于过去轿车价格奇高,既有保护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发展不足,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竞争很不充分,产品无论从数量还是品种质量方面,都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在1992年前,“官价”17万多元的桑塔纳,倒手仍可有一两万元的赚头,就是市场稀缺所至。那时中国轿车产量最大的上海大众,年产量刚刚达到3万多辆,而今中国轿车产能已超过120万辆,价格节节走低,一些经济型轿车价格与国际市场已相差无几。按照一些人的说法,那时候就实行“贸易自由化”,放开闸门,让国外车子大量涌入,今天还会有中国汽车厂的安生立命之地吗? 当然我们的引进合资工作,并非完美无缺,无懈可击。比如现在大家谈论的自主开发问题。客观地说,一般性的商用车、微型车的开发能力,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过去是大有提高。如果要求开发出高档轿车,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确实还相距甚远。那些老牌汽车发达国家,也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才取得今天的成果,我们岂能一蹴而就?当然,谁都知道,能做衣服又学会了裁缝,自然很好,但跨国公司岂是那样乐善好施的主?他们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再说,我们如果连照猫画虎的制造能力都不具备,就奢谈自主开发,无异是盖空中楼阁。中国汽车必须忍辱负重,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积累经验,才能最终取得开发能力。现在不仅通用在上海建立了泛亚开发中心,最近日产和PSA与东风合资,都将建立开发中心列入协议之中。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道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真是一个学者,应该仔细研究对方的观点,彼此平等讨论,出口伤人是不可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