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潮流背道 国产车、进口车分营遭质疑 |
作者:[ 汪秋梅 ]
时间:[ 2003年06月17日02:39
]
来源:[
南方都市报
]
|
|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汽车品牌专卖管理办法》第一次征求意见稿、建议修改稿(以下简称《办法》),2005年1月1日之前对现有的汽车品牌专卖店进行全面清理,并提出关于品牌专卖店管理的一系列原则。此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本地经销商的注意。尤其对于《办法》中所明确的进口车与国产车实行分营的制度,对此他们表示了不同的态度。
与国际潮流背道而驰
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对于进口车与国产车一直实行分开经营的大方向政策,但由于入世后对进口车的各项政策开始松动,随着与国际接轨程度化日益提高,投资者普遍看好进口车将与国产车共用渠道统一经营。因此无论汽车制造厂还是经销商在建立营销渠道或者销售展厅建设规模上都是按照进口车与国产车统一经营标准作为参照的。而《办法》的规定无疑与他们的愿望与投资相悖。广东保利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胡志勇表示,将两者分开经营的政策无疑是想保护国产汽车工业。他认为,目前国产车与进口车的品质客观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两者的终端客户也明显不同,国产车用户一般是以稳定的高收入人士或者做点小买卖的小老板为主。国产车用途基本是代步工具;而进口车用户一般都是一些高收入的人群,他们崇尚进口车技术,进口车更多代表的是身份。但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经营者当然都希望同一品牌下各种价位的车能够一网打尽经营,诚然这种产品丰富,价位齐全销售模式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广州市南菱汽车销售服务(集团)公司总裁邓曦晖认为国产车与进口车分开经营的政策其实是在保护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部分人群的利益,因为目前只有他们手里才有进口小轿车的经营权,这项政策实施的结果必然是保护不公平的竞争。他认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是违背市场规律的,将来要想执行此政策肯定产生很大的难度。
销售成本可能被抬高
此外还有不少的经销商对于《办法》中主推的品牌专卖方式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种主推4S品牌销售方式大大增加销售成本,利益受损的最终还是消费者。在国外4S品牌销售并不是主流模式,他们的销售展厅面积一般都很小,而且普遍将一些快修服务由社会化一些快修服务企业来做,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降低销售成本。事实上,中国的销售成本目前是世界最高的,目前投资一家进口品牌的4S店,投资起码在1000万元以上,每一家都要按同一标准建立宠大的维修服务体系,非常的浪费,尤其是对于经营同一个品牌来说,用同一车型技术,但却因为进口车与国产车要分开经营,就必须建立两套维修体系,很明显这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人统计过,目前中国汽车销售服务成本要占在销售利润的30—40%,大大高于其它的行业。如果将来《办法》真要推行的话,将不利于该行业健康的发展。
本报记者 汪秋梅
|
|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