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国际集团(ING)金融市场部上周发布报告称,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将超过加拿大、西班牙和韩国,在2004年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国之一。 荷兰国际集团是欧洲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活跃在全球65个国家的保险、银行和资产管理领域,它目前在中国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在这份名为《变速箱:中国———外国直接投资的Gti》的报告中,预计中国汽车业在2004年将增长47%。收入增长、关税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将驱动市场需求,全球主要的汽车制造商都增加了在华投资,争先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市场需求。 中国目前较低的城市地区汽车拥有率(轿车拥有率目前仅为1-2%)及国民不断提高的购买力将促成更高的市场需求。中国政府将采取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刺激汽车业发展。不断降低的交易成本和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如公路网络的发展和大城市中一度缺乏的停车空间的增加,都将刺激汽车业的发展。ING还预测中国政府将推出针对汽车业的消费者保护措施,以增加消费者的信心及改善汽车融资服务。 该报告称由于中国主要购车者年龄均在26岁至45岁之间,而这一人群是中国人口中人数最多的一部分。所以这一人口结构分析的结果也将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性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世界上众多的汽车制造商前来与中国本地企业建立合资企业,以扩大其生产能力。作为本田汽车生产和销售合资企业的广州本田表示,至2004年,它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到24万辆。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也计划在2006年达到年产量55万辆的生产目标。 ING的分析师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数量太多,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厂商才能存活下来。消费者最关注的依次是服务、质量和价格,把价格放在最后,因为高速行驶中的汽车是很危险的,人们不会为省几个钱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报告指出外资在中国汽车市场有四个趋势。一是本地化程度提高。二是战略联盟的形式将发生变化,灵活性增加,如本田在中国建立了出口汽车厂,本田控股60%,这是首家。三是中国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信息透明了,消费者可以从网上找到最新资料,要求厂商在中国市场与欧美同步推出最新车型,而不是以前那样拿来10年前的车型。四是出口比例加大,在中国生产基地生产后运到第三方市场。但ING不看好这一方式,因为全球生产能力已经过剩。 但ING同时也警告说中国汽车业的爆炸性增长可能会对亚洲其它国家,特别是推迟贸易改革的国家的汽车业造成负面影响。ING亚洲(日本以外)汽车市场分析部负责人谢可洁认为“马来西亚推迟执行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及中国可能成为另一个汽车生产基地的威胁将会对一些亚洲国家造成影响。” ING预计2003年日本国内汽车销售将会是零增长。日本汽车生产商在中国市场已非常活跃,把中国作为其向中国国内销售的生产基地,同时首次开始扩大其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其目的是将产品出口到其它发达国家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