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刚刚考出驾照的新手们似乎特别热衷于呼朋唤友驾车上路,一来可以在朋友面前一显身手,二来可以过足驾车瘾,可是坐车的人心里难免嘀咕,毕竟新手的驾车技术、道路熟悉程度都还在摸索阶段,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出于种种考虑,要坐上新手的车往往要经过一番挣扎。
你会坐新手开的车吗?最让你担心的是什么?你又会给新手们提些怎样的建议?
坐一次车吵一次架
向乐31岁外企职员
妻子和所有新手一样,从考出驾照的当天开始,狂热地迷恋上了驾车,而且非要我和她同行,说是为了亮亮技术,我知道其实她还是心虚,只要有丰富驾驶经验的我在一旁,她就可以放心大胆地飞驰了。可就是那段时候,我们几乎天天为了她开车的事情而争吵。
对我而言,看她开车简直是一种折磨,有时候她过分大胆,高架上稍微空一些,便横冲直撞。想想我开了好几年的车都不敢这样,忍不住要说她几句,要她小心驾驶,养成一有紧急情况就刹车的条件反射。而有时候,她又过分小心,看到前方有一部相隔还有很大距离的卡车,就大呼小叫:哎哟哎哟,要撞了要撞了,本来我倒没什么担心,听她这么一嚷,也心惊肉跳起来,等我缓过神来,她那边早就手忙脚乱了。为了她的这种“过激反应”,我们也吵过不少次,我让她不要自己先把自己吓倒了,开车还是要冷静,她却振振有词说叫嚷也能排解恐惧,这是她的习惯。除此之外,对她那些倒车、刹车、启动时的种种不正确的做法,我也经常忍不住要指点几句,她一不听,我的语气就硬了,免不了一场争执。
为了开车吵架实在不值得,我是为她好,她却不能接受,一狠心我就不再坐她开的车了。不过这样倒也好,我们不吵架了,她开车遇到什么问题反而愿意向我咨询。直到她后来完成了实习期,我才渐渐开始放心坐她的车,那时候她已经开得很好了,我也没什么话要多说了。
敞着油箱开10公里
舒云30岁财务主管
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刚刚学会开车,坐他们的车,我会以“害怕快车”为由,关照他们开慢点、再慢点。
有一次,丈夫的朋友要我们搭他的新车去兜风,看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们也就开开心心上了车。一路上,这辆崭新的银色桑塔纳迎着阳光驰骋,感觉十分舒畅。路上不多的车辆经过时,跟我们鸣笛打招呼,看得出我们这位新司机心里乐开了花。我陶醉之余,没有放松警惕,但也没发现他的车技有什么令人不安的地方。
随着车驶入繁忙些的路段,我渐渐觉得不对:很多从后面超上来的车都冲我们大按喇叭,还有人隔窗瞪着我们。莫非车身有什么不对?我们说服朋友停车察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油箱盖子竟然敞开着!朋友当即面孔尴尬,原来是他加完油忘关了。此时车已驶出10多公里。当时是春夏之交,要是盛夏阳光直射之下开那么久,保不准闯什么祸啊。
新司机容易漏掉细节,如忘记带上必要的工具什么的,但都没那次吓人。现在我会留神把新司机的车打量一遍再上车,顺口也提醒他们一下。
舌头打结了
梁宇志28岁外企职员
我们一个项目组的同事,彼此间对性格脾气都很了解。那天同乘一辆大别克上路时,同事小Q坚持要当司机,我们会心一笑却又隐隐担忧,知道他是本本族,瘾头又上来了。
因为他是新手开车,我们在途中都自觉避免跟他对话。要知道,他曾经在倒进车位时把人家的后车灯撞掉过,当时我们自责不该谈笑分了他的心。然而就在进入高速入口的时候,意外还是出现了。当时小Q想要换到里道去开,就在车头切入的一刹那,后面一声很响的刹车声扎进每个人的耳膜,我扭头一看,后面一辆小货车偏出车道冲到了缓冲带上,随即超过我们开上去了。我们当即明白发生了什么:小Q没有注意到后面有车正在高速接近,变道时差点被撞上,若非后车及时制动且拐出去避让,照这个速度,这次追尾可够我们受的,而且我们肯定负全责。小Q自己也满脸是汗,连声说:“后视镜里看不出它有那么快……”
大家面面相觑,又不好意思过多说受惊的话,免得让他以为我们夸张,在责怪他;只等他开口,就让别人替下他。但好胜的小Q虽然也吓得比较惨,却没有“让贤”的意思。我试图提醒他,但话到嘴边,舌头像打了结一般。哎,路上还是不说话了,回去后再拐弯抹角提醒他。
倒车时帮点忙
黄悦35岁职员
老公刚刚学会开车那会儿,我特别乐意坐他的车。刚上手,很难从反光镜里判断和后方物体的距离究竟是多少,每次倒车时,他就开始不知所措,倒一点点距离就要把头探到外面往后观察地形,我知道他不好意思让我帮忙,所以总是自告奋勇下车帮他察看还有多少余地。为了让他能够有直观的了解,每当他倒一段车,我就用手丈量出实际距离,让他和反光镜里看到的效果进行比较。另外,我坐在他身边还可以随时随地帮他翻阅地图,减轻了他初上路时的压力,他很依赖我在身边,这种被需要的感觉特别良好。
可现在不同了,他开车的水平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有时候他要倒车,我还按照以往的习惯下车为他察看,他已经不需要了。而看地图的活儿我也不用再干了。坐车变成了单纯的“坐”车之后,我反而没有了当初的兴致盎然。
不好意思拒绝
马光耀30岁科员
去年一次下班回家时,一位仍在实习期的同事提出要开车送我回家,说是顺路。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害怕被同事认为看不起他,我还是坐在了前排的副驾驶的座位。手不自觉地拉着把手,车顺利地上了高架,我们两人聊着单位的事,我还不忘顺便夸奖他的车技。一会儿他的手机响了,他驾轻就熟地从口袋里拿出来接听,看这架势是“老吃老做”了。我也不便言语。马上要接近上匝道口了,右方上匝道的车辆一下子多了,但同事仍乐此不疲地通话,前方不断有车插进来,而车后挂的实习牌,或许让插上的车辆更有了强行插队的理由。同事好几次较猛的刹车,以及单手握方向盘,右手还要换档,左右车辆的鸣笛……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我觉得我握把手的手都湿了。终于到了目的地,带着一身冷汗,我如释重负地下了车,还不忘感谢他的诚意。
第二天,我去上班。第一声听到的就是昨天送我的那位同事出事故了,原来他送好我之后准备再上高架,在地面道路行驶时撞了一个骑车的学生,虽说是那个学生违反交通法规,但车头划出了不少划痕,为此,同事还被领导教育了一番,听说修车的费用还要同事承担一部分。
其实,我下班乘公交车才1.5元,开得也挺快,还不用担什么心,承担什么责任。为了同事间的关系,我紧张了一回、内疚了一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