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尚未进入2003年,便有人开始“唱衰车市”。围绕着今年车市会不会打价格战的争论由此展开。时至今日,“今年不打价格战”(听起来像是汽车厂商急于表白)之类的声音渐稀,问题似乎正在变成“今年车价下降的幅度会有多大”。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各种直接降价和变相降价的消息不断冲击着车市,一股降价潮扑面而来。如果说广州本田奥德赛、一汽红旗明仕、华利幸福使者、昌河北斗星、长丰猎豹和雪佛兰开拓者越野车,都算不得主流车型的话,那么长安铃木旗下的羚羊、奥拓系列以及赛欧、富康新浪潮的加入,则无疑昭示了今年经济型轿车降价的基本趋势。一向不言降价的广州本田,推出的新雅阁比之老款型实际上降价5万元以上,上海通用两款君威新车随即跟进,从而树起了国产中高档车的价格新标杆。业内普遍认为,中高档车价格体系的全面洗牌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其实,所谓“价格战”,不过是公众和媒体对于市场价格竞争状态的一种通俗而形象的说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达的是厂商对于自身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关系的一种看法,当这种关系出现或预期将出现某种落差,就必然会作出相应调整。讳言价格战显然既无必要也不明智的。 判断价格战会不会打起来,需要对影响市场供求格局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从需求方面来看,持乐观态度的一方认为,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政府更加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努力提高消费占GDP的比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升级,部分地区人均收入已经到了甚至越过了轿车进入家庭的转折点;今年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私车消费的政策,私车消费环境可望进一步改善;我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持续稳定增长阶段,以私人需求为主导的市场消费结构将不会再出现大的市场波动;今年大量新车上市将有效地刺激购买欲望。 实际上,上述积极因素大多只限于宏观层面,且基本上没有争议。而今年市场的变量,尤其是供求关系可能发生的变化,才是判断今年车市价格走势的关键。 国家信息中心关于今年全国轿车需求约143.5万辆、同比增长26.4%的预测,是一个相对乐观的数字,同时也排除了今年车市再度出现爆发性增长(56%)的可能。而在供给能力方面,最近有消息说,今年全国轿车企业的排产计划总量为185万辆。这一数字恐怕还不包括许多未上报的新项目以及SUV等车型。而据统计,去年全国的SUV产量大约为8.4万辆,初步估计今年将达到20万辆左右。原因在于SUV消费市场异军突起,众多厂家纷纷扩大产能或争相上马加入竞争行列,SUV瓜分轿车市场的份额已成定局。由此看来,相对于需求的稳定增长,今年全国轿车产能的放量增长倒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爆发”程度。 有专家评论说,目前市场容量就这么大,不降价难道还有别的出路吗?面对产能急速增长,有人忧心忡忡。其实,由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通过价格之手来实现优胜劣汰,进而达到新的供求平衡,才是我国汽车业在入世缓冲期内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价格战不可避免,还在于目前我国正处于汽车进入家庭的市场“导入期”,品牌竞争、服务竞争才刚刚开始,消费者的认同度还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竞争自然就成了扩大市场份额、抢占市场制高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此外,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过高的现状也亟待改变,汽车产品尤其是中高级轿车价格如果不尽快与国际接轨,恐怕将难以应对配额取消、关税“探底”那一天的到来。 最近发布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预测,今年国内汽车总体价格水平将平均下降6%左右,其中国产车会有8%-10%甚至更大的降幅。降价的压力将在下半年逐渐加大,而不同品牌和车型将出现苦乐不均的状况。 当然,买方市场的到来对于过惯了好日子的汽车厂商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是,“形势比人强”。如果上述预测最终成为现实,那么或许可以说,2003年是一个“市场转折年”,消费者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